戴望舒

    戴望舒 : 中国现代诗人、翻译家。笔名艾昂甫、江思、蠖庐等。浙江杭县人。1923年进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进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文,翌年就读该校法科。曾参加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左联。1932年赴法国留学,其间曾去西班牙旅行。1935年回国,1936年创办《新诗》月刊。抗战爆发后去香港,主编《星岛日报》文艺副刊《星座》,并与许地山负责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香港分会的工作。1941年因宣传抗日被捕入狱。抗战胜利又因参加民主运动受到国民党的通缉。1949年出席了第一次全国文代会。诗歌创作较明显地呈现为三个阶段:以诗集《我的记忆》(1929)中前两辑为代表的第一个阶段,表现青年人的迷惘、忧伤,兼有中国古典诗词与西方浪漫派、象征派的痕迹,重视音律美。主要以《望舒草》(1933)为代表的第二个阶段,痛苦、迷惘情绪加重,艺术上走向成熟,受法国后期象征主义影响较大,主张自由独创的音律。主要以《灾难的岁月》(1948)为代表的第三个阶段,题材扩大,追求主观情绪与客观时代要求的和谐,格调趋于明朗,重新肯定音律美。代表诗篇如《我用我残损的手掌》。其他诗集还有:《望舒诗稿》(1937)、《戴望舒诗选》(1957)、《戴望舒诗集》(1981)。此外,尚有一些散文和大量欧洲、苏俄作家的作品翻译,如保尔·福尔、耶麦、洛尔伽、普希金、波德莱尔等著名诗人的译诗。现有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戴望舒诗全编》。

为您推荐

梁实秋

梁实秋 : 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理论批评家、文学翻译家。原名梁治华,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浙江余杭人。1915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2年与闻一多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出版。1923年秋赴美留..

黎烈文

黎烈文 : 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小名六曾。曾用笔名李维先、林取、达五、达六等。湖南湘潭人。幼年起就读于家乡,1922年到上海,进商务印书馆任编辑。1926年赴日本留学,翌年转赴法国,进巴黎大..

张闻天

张闻天 : 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理论家。字思美,别号洛甫。上海角江县人。定庭富裕,从小受到比较好的教育。先后在上海吴淞中学和南京海工学校读书,曾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1921年赴美国..

朱湘

汪静之

汪静之 : 中国现代作家,诗人。安徽绩溪人。幼时做旧诗,1919年始做新诗。次年就读杭州第一师范,与潘漠华组织晨光文学社。1922年参与发起湖畔诗社,与应修人等三人合集《湖畔》,不久又出版了个人诗集..

潘漠华

潘漠华 : 中国现代作家。原名潘训,又名恺尧,笔名潘四、若迦、田言等。浙江宣平县人。1915年入山本省太原女子师范学校读书。1919年小学毕业,考入县立师范讲习所,毕业后当小学教员。1919年考取浙江..

林徽音

林徽音 : 中国现代女作家。又名林徽因。福建闽侯县人。1919年随父到英国伦敦读中学两年,回国后开始从事新文学创作。1923年赴美留学,在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毕业后又在耶鲁大学学习戏剧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