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香居茶馆里》

    《在其香居茶馆里》 : 中国现代作家沙汀著名短篇小说。1940年12月1日发表于《抗战文艺》6卷4期。小说通过国民党统治下的回龙镇统治阶层围绕兵役问题发生的一场争斗,揭示了国民党政权兵役问题的黑暗内幕。邢么吵吵仗着他大哥是全县有威望的耆宿,舅子又是财务委员,便在回龙镇横行霸道。他依仗权势,使他的二儿子逃脱了四次兵役,但新县长上任,准备整顿兵役,联保主任方治国出于保存自己的目的,而向县长告了密,于是就把邢么吵吵的儿子抓进了城。邢么吵吵在茶馆里公然用下流、刻薄的语言辱骂方治国,欺弱怕强的方治国被迫硬着头皮还击,最后两人大打出手,作者突然笔锋一转,以邢么吵吵的二儿子再一次逃脱兵役结束了小说,揭露了新县长贪赃枉法的真面目。小说故事情节紧凑,层层深入,扣人心弦,犹如一幕讽刺喜剧,运用了大起大落的反跌手法,令人回味。

为您推荐

《在其香居茶馆里》

《在其香居茶馆里》:短篇小说。沙汀著。发表于 1940 年 12 月《抗战文艺》6 卷 4 期。小说生动地描写了联保主任方治国和土豪邢幺吵吵围绕兵役问题发生的一场冲突。联保主任方治国是一个奸猾胆怯、善于看风使舵的“软..

《茶馆》

《茶馆》:三幕话剧。老舍著。发表于 1957 年。它的问世标志着老舍剧作的新时期的开始,并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为杰出的戏剧家的地位。老舍仅用了三万多字就高度概括了戊戌变法,民国初年。抗日战争后的三个反动政..

茶馆(文学)

茶馆:三幕话剧。老舍着。1957年7月《收获》第1期发表。作品以高度的艺术概括描写了从戊戍政变失败到抗日战争胜利后五十多年的社会变迁的历史。通过旧北京社会一角——裕泰大茶馆的演变,透露旧中国社会变动的信息。光绪..

在其香居茶馆里(文学)

《《茶馆》的舞台艺术》

《《茶馆》的舞台艺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艺术研究资料》编辑组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7月版。22.8万字。记述由焦菊隐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其他艺术家共同创造的、被国内外评论家称为话剧经典作品的《茶馆》舞台艺术..

“新闻茶馆”(新闻)

“新闻茶馆”:1853年以后,日本国门洞开,近代报刊开始出现,日本人掀起学习西方的热潮。明治政府一上台就把“文明开化”、“富国强兵”、“增殖产业”作为维新的三大政策,而在“文明开化”政策中报刊出版业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