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叟

    乔叟 : 英国作家、诗人。生于伦敦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父亲是一位富裕的酒商,与皇室关系密切。他除精通本国英语外,还通晓法语、拉丁语和意大利语。1357年进入宫廷,充当英王爱德华三世儿媳阿尔斯特伯爵夫人的侍从。1359至1360年,随英王爱德华三世出征法国,为法军俘虏,后被英王赎回。他先后担任过伦敦港关税督察、肯特郡治安法官、皇室修建大臣等公职,并当选为代表肯特郡的国会议员,得到爱德华三世、理查二世和亨利四世三代国王的信任和帮助。从1377年开始,他作为英国外交代表,曾多次出使欧洲大陆各国,执行外交任务。1400年10月2日于伦敦逝世,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此后,英国许多著名诗人、作家死后都葬在他墓地的周围,形成了英国文学的“神庙”,即所谓的西敏寺“诗人之角”。
乔叟的第一部重要作品《公爵夫人的书》(1369—1370)是一首悼亡诗,是为纪念贡特约翰的第一位妻子布兰希而写的,目的是颂扬死者和安慰失去爱妻的公爵。全诗长1300余行,采用传统的梦幻寓言诗形式。14世纪70年代,他的最主要作品是《声誉之宫》,全诗共2000余行,亦运用梦幻的形式。这是一首未完成的诗作,显示出意大利诗人但丁《神曲》的影响。14世纪80年代,他创作了《禽鸟的议会》(1382)、《贞节妇女的传说》(1386)和根据薄伽丘的同名作品改写的叙事诗《特罗伊勒斯和克丽西德》(1385)等大量诗作。《禽鸟的议会》共699行,也是采用梦幻的形式。《贞节妇女的传说》是他的第四篇,也是最后一篇采用梦幻形式写成的长诗。此后,从《特罗伊勒斯和克丽西德》开始,他摒弃了梦幻和寓言的传统,转向对现实社会中的人物和生活的描写,《特罗伊勒斯和克丽西德》是他的第一部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这首诗以特洛亚10年战争为背景,叙述特洛亚王子特罗伊勒斯和年轻的寡妇克丽西德恋爱的故事。在写此诗之前,他以散文的形式翻译了6世纪初罗马哲学家博埃齐乌斯的著作《哲学的安慰》,改名为《博埃齐乌斯》(1382)。14世纪90年代,他的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是以长达15年时间写成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故事集由“总引”和24个故事组成,绝大部分是诗体。在故事集里,他叙述了大约30名香客从伦敦前往坎特伯雷城朝拜殉教圣人托马斯·贝克特的圣祠。在故事集的“总引”里,他以现实主义的写真手法,用幽默的笔调,生动地对这群阶层、职业各不相同的香客们,作了具体的刻画。他们所讲的故事内容丰富多采,而且与第一讲述者的身分、性格相一致。
乔叟是莎士比亚时代以前英国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才在当时受到普遍的推崇,他的诗作,特别是《坎特伯雷故事集》读者广泛,对后世影响甚大。他所创造的“双韵诗体”,成为后世英国诗歌中最通用的一种,因而他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

为您推荐

埃布纳—埃申巴赫

埃布纳—埃申巴赫 : 奥地利女小说家。出生于捷克贵族家庭,1863年后长居维也纳。她同德国作家劳伯、戏剧家黑贝尔和奥地利戏剧家格里尔帕策等有交往。她的作品主要描写下层人民的生活,同情这些人,批..

特拉克尔

特拉克尔 : 奥地利诗人。青年时代对药物学发生兴趣,曾进行3年药物实验工作,就读于维也纳大学药学系,后在军队中任药剂师,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04年开始写诗,是德语文学中一个重要的表现主义诗..

格里尔帕策

格里尔帕策 : 奥地利剧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开明律师的家庭。1813年维也纳大学毕业,先在宫廷图书馆当实习生,后在下奥地利的海关工作。1817年开始写作。剧作有悲剧《太祖母》(1817)、悲剧《萨福》(..

茨韦格

内斯特罗伊

内斯特罗伊 : 奥地利戏剧家。生于维也纳。1823年开始当演员,后任剧院经理,是维也纳“大众剧”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大众剧注重批评时弊不刻意追求喜剧效果,19世纪40年代后的作品社会批判色彩更鲜明..

霭谭

霭谭 : 荷兰诗人。出生于荷兰西部哈勒姆一个富裕家庭。中学毕业后入阿姆斯特丹大学学习医学,同时进行文学创作。从1885年起与青年诗人克洛斯、弗尔韦、佩克等创办文学月刊《新向导》,他的许多作品..

冯德尔

冯德尔 : 荷兰诗人、剧作家。父母于1585年从西班牙逃避到荷兰,他们在科隆经商时生下冯德尔;1597年全家迁回阿姆斯特丹。1608年他接替父亲经营商业,但兴趣和爱好却在文学方面。1610年开始文学创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