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行不由径:原意谓不走小路。
比喻为人正直,不苟且行事。《论语·雍也》:“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汝)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此语亦形容人墨守陈规,不灵活。
- 欢迎来到文学网!
[四书]有教无类:孔子教育的基本主张。 即教育不分种类。《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本义是: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庶鄙,不论种类、族类,人人都可以受教育。“有教无类”的主张扩大了教育的社会性,对文士阶层的..
[四书]休:①休息。 《孟子·梁惠王下》:“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②美,善。喜庆。光荣。《孟子·滕文公下》:“绍我周王见休,惟臣附于大邑周。”③地名。即休城,今山东滕县。《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居休。”..
[四书]夷狄:中国古代对中原华夏族以外四周各族的泛称。 夷,多指东方各族。详见“夷①”。 狄,多指北方各族。一作翟,或作戎狄。 《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孔子“夷狄”“诸夏”之别的主张,逐渐以“..
[四书]师旷:春秋晋国乐师。 为中国古代颇有名的音乐家。名旷,字子野。晋国人。生而目盲,善辨声乐,《孟子·离娄上》:“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告子上》:“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
[四书]有道:①合乎理想原则的社会秩序和政治生活局面。 与“无道”相对,为古代成语。《论语·季氏》:“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卫灵公》:“邦有道,则仕。”《论语·公冶长》:“邦有道则知。”②有道德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