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派(诗歌)

湖畔派: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形成的诗歌流派,主要诗人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等。他们在英国西北部山地的湖畔聚居,诗作又多写湖区,故得名。他们对法国革命怀有热情,认为这场革命可以使人性完美,使自然更生色。后来革命形势发生变化,他们十分痛苦。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在1798年共同出版诗集《抒情歌谣集》,华兹华斯为诗集再版写了序言,在英国文学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湖畔派摒弃18世纪诗歌的因袭滥调,注重用民间生动朴素的语言写诗,清新隽永,形象感人。

为您推荐

歌谣(诗歌)

歌谣:诗体的一种,民间文学的一大类。清代杜文澜辑的《古谣谚》“范例”说:“谣与歌相对,则有徒歌合乐之分,而歌字究系总名,凡单言之,则徒歌亦为歌。”原始的歌谣是在劳动中产生,并与歌舞紧密结合的。后来,“歌”与“谣..

忆江南(诗歌)

忆江南:白居易词有“能不忆江南”句而得名。又名《谢秋娘》(因李德裕为谢秋娘作而得名)、《春去也》(因刘禹锡词有“春去也,多谢洛阳人”句而得名)、《望江楼》(因温庭筠词有“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句而得名)、《梦江南..

超现实主义(诗歌)

超现实主义:欧洲20世纪20年代开始流行的文学流派。法国青年诗人勃勒东与达达主义分离后,在1924年11月、1929年发表两篇《超现实主义者宣言》,企图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把潜意识运用到诗歌创作中去。他们认为世界..

排律(诗歌)

花儿(诗歌)

花儿:中国民歌的一种。流传于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汉、回、土、东乡、保安、撒拉、裕固、藏等八个民族人民中的具有高原风格的民歌,又称少年、山歌、大山歌、野曲、野曲子等。分河湟花儿、洮岷花儿、陇中花儿,各有..

渔歌子(诗歌)

渔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唐书·张志和传》:“志和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尝撰渔歌,宪宗图真求其歌不能得。”又名《渔夫》、《渔父乐》。单调,27字,5句,4平韵。有双调变格(《钦定词谱》录6体)..

隐逸派(诗歌)

隐逸派:意大利20世纪上半叶的诗歌流派,主要诗人有蒙塔莱、夸齐莫多、翁加雷蒂。前两人分别是1959年、1975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隐逸派是在象征主义的影响下形成的,哲学思想主要是主观唯心主义,他们回避现实斗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