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的儿童文学评论

英美的儿童文学评论:

在英国,特思默夫人在《教育的保护人》(1802)中第一次严肃地开始了对儿童文学评论。

19世纪早期,许多刊物出版了对少年出版物的一些偶然评论,《每周评论》1844年7月号上出现了E.黑格比的一篇文章,批评了当代儿童书籍中普遍庸俗的现象,并祈求一些具有想象力作品的复兴。19世纪中期儿童杂志开始发表一些对儿童书籍的评论文章。其中有着名的《朱迪阿姨》的杂志(这是一种评论性杂志),评论该杂志的特色。1887年,夏洛特·M·扬出版了《出借什么书,给什么书》,作为对儿童书籍是否适合教区和主日学校使用的一种标准。第二年出版的E.萨蒙的《少年文学》,以它对儿童喜爱书籍的作者的民意测验而享有盛名。

19世纪后期美国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品评论家是安德鲁·朗,他在许多杂志上发表一些激烈的短评,使许多作家的名字家喻户晓。

在美国,评论文章在为时不长但影响颇深的《河边杂志》中起着突出的作用,这是一本儿童期刊,出现于1867~1870年间。除了一些主要的文学杂志,如《民族杂志》和《斯克黑布纳月刊》等也在19世纪后半期发表了许多有关儿童作品的评论,正如R.L.达林在《美国儿童书籍评论的兴起》中所展示的一样,R.G.S.培根是那些儿童书籍的大胆支持者之一,他在《1870年在家的时光》等一系列文章中抱怨地说:“主日学校的书籍有许多都是简单‘废话’。”1882年,C.M.休因斯出版了她的《年轻人的书》,次年又为《图书馆》编制了一本内有儿童书籍评论和提供儿童阅读习惯建议的文摘月报。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评论方面继续带着头。

1924年A.C.穆尔开始在《纽约先锋报》上编辑每周一页的儿童文学作品评论,同年,《儿童识字书杂志》在波士顿创办。英国稍后,于1930年由图书馆协会出版了《阅读书籍——给年轻读者的指南》,这使人联想起夏洛特·扬关于小说中带有“基督教诲”优势书籍的1887年指南。

直到1936年才出现了儿童文学评论的发言人——《青少年书架》,它与M.弗希尔的《成长的起点》(1962)一起在英国儿童文学评论中起着主导作用。从1970年起,英国许多的激进评论家,例如:B.狄克逊和R.斯通斯开始关心并检测、订正儿童书籍中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

在美国也可观察到同样的趋势。英国于1970年创办了由艾丹和N.钱伯斯编辑的《信号》期刊,主要意图是激起人们对儿童书籍进行比通过正常评论篇幅所能取得的更为详细的研究。

为您推荐

《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得奖作品集刊(10)》

《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得奖作品集刊(10)》:杜淑贞等着。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4月版。17.7万字。收辑1990年获得“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作品27篇。小说有杜淑贞的《十二岁的故事》、海笑的《那年我十六岁》等3篇;故事有石·..

《1979—1989上海儿童文学选》

《1979—1989上海儿童文学选》:少年儿童出版社编选。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1月版。53.3万字。收辑110位作家的短篇儿童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故事、散文、报告文学、童话、寓言、诗、科学文艺、剧本,低幼文学等。分为7辑,各辑..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选·小说、散文卷》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选·小说、散文卷》:少年报社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版。31.7万字。收“五四”到建国前夕出版或发表的小说和散文55篇,按写作或发表年月先后编排。所选作品,多为较有特色或较有代表性的篇章。如反..

《新时期儿童文学优秀作品选》

《中国现代作家儿童文学精选》

《中国现代作家儿童文学精选》:王泉根主编。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7月版。58万字。收录从20世纪初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116位作家的130件代表作品。其中包括梁启超、黄遵宪、沈心工、孙毓修等中国现代儿童..

《福建文学40年·儿童文学卷》

《福建文学40年·儿童文学卷》: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编。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8月版。28万字。选收福建作家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的各种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60余篇。小说部分收入《省城来的新同学》、《二十响驳壳..

《1980—1985全国优秀儿童文学评选获奖作品集》

《1980—1985全国优秀儿童文学评选获奖作品集》:中国作家协会编。作家出版社1988年12月版。30万字。收入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评选获奖作品,有《独船》、《白脖》、《再见了,星星》、《小狗的小房子》、《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