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的重要艺术特性之一。
指民间文学作品在说唱时往往要借助讲唱人的音调声色、手势动作、面部表情等因素使其更生动感人。人们不但能够听到而且可以看到他们的艺术表演的这一特性。表演的三要素是讲唱者、听众(观众)、表演环境。三者互相影响,决定作品的艺术效果。
民间文艺的类型化、程式化因表演者的个性差异和即兴发挥而变为富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表现。表演性是民间文学立体性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民间文学的重要艺术特性之一。
指民间文学作品在说唱时往往要借助讲唱人的音调声色、手势动作、面部表情等因素使其更生动感人。人们不但能够听到而且可以看到他们的艺术表演的这一特性。表演的三要素是讲唱者、听众(观众)、表演环境。三者互相影响,决定作品的艺术效果。
民间文艺的类型化、程式化因表演者的个性差异和即兴发挥而变为富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表现。表演性是民间文学立体性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郝寿臣表演艺术》:郝寿臣艺术整理委员会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11月版。37.2万字。收入“戏曲流派艺术研究丛书”。第一编“郝寿臣艺术论”(翁偶虹撰),以总论形式评介郝寿臣及其创立的京剧花脸“郝派”艺术的历史地..
《话剧表演艺术概论》:叶涛等着。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7月版。26.6万字。话剧表演理论专着。分8章,对话剧表演艺术的基本特征、舞台行动、角色性格、风格体裁、表演节奏、创作手段、创作流程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与..
《电影表演技艺漫笔》:白杨着。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3月版。2.1万字。作者以漫谈方式总结她的表演经验和亲身体会。认为演好角色要注意“三忌八诀”,三忌即一忌简单化,二忌老套化,三忌吃力化;八诀为“品、熟、脉、稳、神、..
《美国电影表演艺术》:副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遗产的继承。[美]理查德·A.布卢姆着。王浩译。北岳文艺出版社1992年8月版。9.9万字。关于美国电影表演艺术的专着。除导言“关于舞台剧和电影表演的早期论述”外,共7章。第一..
《电影表演心理研究》:齐士龙着。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12月版。18万字。电影表演心理研究专着。电影院校教材。作者从心理学角度探讨电影表演问题。共7章。第一章提出电影表演是感觉的艺术;第二、三章分析电影表演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