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
话本。作者不详。分17节。
写唐僧玄奘和猴行者去西天取经,沿途经香山寺、狮子林、树人国、长坑大蛇岭、入龙池、鬼子母国、女人国、王母池、沉香国、波罗国、优钵罗国等,至西竺鸡足山取得经文归,在王舍城救活葬身鱼腹的痴郎。
皇帝封玄奘为三藏法师,猴行者为铜筋铁骨大圣。其故事已具《西游记》小说的雏形。此书虽然语言粗糙简略,但个别地方也有相当生动细致的描写。
又名《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
话本。作者不详。分17节。
写唐僧玄奘和猴行者去西天取经,沿途经香山寺、狮子林、树人国、长坑大蛇岭、入龙池、鬼子母国、女人国、王母池、沉香国、波罗国、优钵罗国等,至西竺鸡足山取得经文归,在王舍城救活葬身鱼腹的痴郎。
皇帝封玄奘为三藏法师,猴行者为铜筋铁骨大圣。其故事已具《西游记》小说的雏形。此书虽然语言粗糙简略,但个别地方也有相当生动细致的描写。
出三藏记集: 亦称《祐录》。佛教经录。南朝梁僧祐著,共十五卷。“出”意翻译,“三藏”指佛教的经、律、论,“记”即记载东汉到梁所译三藏的目录、序记和译经人传记等。书前有总序,后分四类,包括《撰缘记》一卷,记佛教三藏和..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长篇小说。明朱鼎臣编缉。十卷六十七回。鼎臣字冲怀,广州(今属广东)人。曾从事通俗文学编辑工作。除本书外,还编有《全像观音出身南游记传》、《新刻音释旁训评林演义三国志传》、《鼎镌徽池雅调南..
出三藏记集:佛教经录。15卷。简称《祐录》《僧祐录》《三藏记》。南朝梁僧祐着。“出”即翻译,“三藏”即经、律、论,“记集”即记载东汉至梁所译经、律、论的目录、序记以及译经人的传记等。为现存最早佛教簿录体解题性..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平话。宋末元初佚名撰。三卷。书叙唐玄奘取经故事。情节与后世所传不尽相同,但为《西游记》之蓝本。其中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有猴行者的加入,虽尚是“白衣秀士”,已自称“花果山紫云洞铜头铁额猕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