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花鼓戏

皖南花鼓戏:

地方戏曲的一种。

流行于安徽南部。系由湖北东路花鼓戏与河南“灯曲”随移民传入后,与当地民间歌舞结合,并受到徽剧等剧种的影响发展而成。唱腔分主腔与花腔两大类。花腔大都是民歌小调。

表演上保存了民间节日灯会中歌舞的原有风味,多用扇子、手帕为道具。传统剧目大多反映农村生活或取材于民间传说故事,情节、语言朴实生动,已记录保存下来的小戏有80余出,其中以《假报喜》、《打瓜园》、《当茶园》等较有影响。

为您推荐

《商洛花鼓戏音乐》

《商洛花鼓戏音乐》:何钧、左萱明编着。陕西人民出版社1957年4月版。4.8万字。花鼓戏,据说在清朝初年由湖北传入商洛地区,和当地群众的劳动、生活很快结合在一起,现在已发展成为该地区的主要戏曲形式,剧种也越来越多,如《屠..

《长沙花鼓戏音乐》

《长沙花鼓戏音乐》:湖南省文化局戏曲工作室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58年8月版。23万字。“前言”阐述长沙花鼓戏的流行地区、发展情况、曲牌分类、曲调源流以及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全书包括川调、打锣腔、专用调、民..

花鼓戏

花鼓戏 : 流行于湖北、湖南、安徽等省的各种花鼓戏的统称。各地花鼓戏均从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有的又产生支派。它同花灯戏、采茶戏等艺术风格相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