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

《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

指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的关系。

明代作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在民间文学的长期发展的基础上写成的。早在六朝时期,关于魏蜀吴三国的故事就已在民间广泛流传,刘宋人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中,即写进了许多三国的遗闻佚事。唐代人记录了更多的三国传说、讲唱资料,如8世纪初所记“死诸葛走生仲达”的故事。刘知几在《史通》中说当时三国传说可以“得之于行路,传之于众口”。

宋代“说话”艺术中专门有“说三分”的科目和专门说三国故事的艺人。《东坡志林》记述了小孩听说书的情形:“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金元戏剧中,三国戏更多。元至治年间还刊印有《全相三国志平话》,分上中下三卷,约8万字,是说书艺人的提纲底本。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了以上民间文学创作成果,加以融会贯通,写出了中国历史上着名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此书出版后在民间产生了巨大影响,各地说“三国”故事的评话艺人多以此为据而加以发挥,清末更出现了长达一百七十二卷的《三国志鼓词》。在湖北、河北、河南、湖南、陕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汉族和少数民族中流传的三国传说,其内容多有发展。

为您推荐

《三国外传》

《三国外传》: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编。江云、韩致中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8月版。39.3万字。收录流传于民间的三国故事250多篇,分为蜀汉人物传说、魏国人物传说、东吴人物传说和其他人物传说4部分。所收故事大都来自于..

《抗倭演义(壬辰录)及其研究》

《抗倭演义(壬辰录)及其研究》:〔朝鲜〕南永鲁着。韦旭升译着。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10月版。37.8万字。记述16世纪末日本大举入侵朝鲜,朝鲜兵败、请求中国明朝出兵共同抗倭终获胜利的历史事件。描绘倭寇施暴行、海上大..

三国志通俗演义

出版时间:1993-09 三国志通俗演义 : (通称《三国演义》),中国明代罗贯中(约1330~1400之间)著,长篇历史小说。作者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元明之交。作者以正史《三国志》为主线,杂采有关三国的传说、杂剧、话本,主..

三国志

《新四军演义》

《新四军演义》:胡兆才着。南京出版社1990年9月版。70万字。2册。反映新四军成长壮大过程的章回体革命历史小说。以新四军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为中心线索,紧紧扣住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艰苦奋斗的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 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罗贯中作。现存最早刻本为明嘉靖元年(1522)所刻,其后新刊本大量出现,仅明末所刊就不下20余种,并为之插图、考校、评点、文字增删、卷数回目整理。其中以明李卓..

《三国故事》

《三国故事》:林汉达着。少年儿童出版社1979年12月版,1992年3月版。51.1万字。2册。含历史故事120则,系统地介绍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至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全国90多年间的历史。描述了这一时期内魏、蜀、吴三国的建立、相互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