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妃制度

后妃制度:

古代帝王的婚配礼制,在“五礼”中属嘉礼。“后”是帝王正妻的专称,正妻以下的妾,一般统称“妃”或“妃嫔”,但其具体名号不一,以体现妃嫔的等级。《礼记·曲礼上》:“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据《礼记·昏义》记载,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总数一百二十人(不包括后)。据说,这指的是周制。可见早在周代,天子正妻就称后,而妾则有夫人、嫔、世妇、御妻等名号,共有一百二十人。天子妻妾成群,后宫俨然是一个小王国。据说,《诗经》首篇《关雎》的主题,就是歌颂文王正妻“不嫉妒,能和好众妾”的美德的。秦王朝时,妃嫔级别有八品,汉承秦制,皇后以下的妃嫔称“夫人”,武帝时“夫人”的级别增至十四等。唐朝的名号更为复杂,据《新唐书》:“唐制,皇后而下,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是为夫人;有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是为九嫔;有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合二十七,以代替世妇;有宝林、御女、采女,合八十一,以代替御妻。”其中的“二十七世妇”和“八十一御妻”为宫中女官。武则天曾被唐太宗选入宫内为才人,故骆宾王在着名的《讨武曌檄》中称其“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唐太宗驾崩后,武则天出家当尼姑,然后被唐高宗召为昭仪,最后连升四级,被册封为皇后。明朝以皇贵妃为第二夫人,贵妃为第三夫人,以下妃号有贤、淑、敬、惠、顺、康、宁、昭等,妃下还有嫔御多人。清朝则有妃、嫔、贵人、常在、答应等名号。帝王究竟可以拥有多少妃嫔,虽然一般根据上引周制确定为一百二十人,但这只是具文。民间常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说法,“三宫六院”指后妃居住的地方,而“七十二嫔妃”却是一个虚数,因为除了正式的后妃外,还有大量的女官和宫女是后妃预备队,只要皇帝高兴,随时都可能加入后妃队伍。秦始皇后宫有千人,唐玄宗则有“佳丽三千”,而晋武帝司马炎可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后宫竟有数万人之众,因为美人太多,晋武帝不知所适,只得乘羊车随意而走,车停在哪里,就“幸”到哪里。妻妾成群,固然有满足个人生理欲望的一面,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由,就是多生皇子,以保证皇位后继有人。

为您推荐

中国书院制度考略➀

中国书院制度考略:书院史论文集。张正藩(1900-1983)撰。正藩,江苏如东县人。历任北平中国大学、厦门大学、台湾师大、台湾大学教授。着述甚多。1982年定居大陆,次年7月病逝。本书收书院史论文10篇,附录2种。对中国书院的起..

汉礼器制度➀

汉礼器制度:仪礼书。1卷。秦末汉初叔孙通(?-约前194)撰。通薛县(今山东滕县东南)人。秦为博士,曾事项羽,汉拜奉常,官至太子太傅。参稽古礼及秦制,草创汉家礼仪。本书记载弁冕、龙火黼黻、击祝之椎、笾竹器、麟鼎之扃、大槃..

书册制度补考➀

书册制度补考:书史专着。*余嘉锡着。收入《余嘉锡论学杂着》。书册制度的考证,有《诂经精舍文集》中的《周代书册制度考》、《汉唐以来书籍制度考》,皆略而不详;而叶德辉的*《书林清话》、(日)岛田翰的《书册装潢考》(收..

西汉编户制度

田柴科制度

田柴科制度:朝鲜高丽王朝时期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田”指耕地。“柴”指山林。按照田柴科制度,国家将全部土地和山林登记造册,其中大部分由国家掌握,其余的按等级分配给官吏、地方土豪和士兵。受田者享有征收该田租税等权..

星期制度

星期制度:星期就是星的日期。古巴比伦人把两河流域神话中的诸神与观测天象中的星宿联系起来,共尊七个主神:“太阳神沙马什、月神辛、火星神涅尔加(战神)、水星神纳布(智慧神)、木星神马尔都克(众神之王)、金星神伊什塔尔..

国营报社会计制度(新闻)

国营报社会计制度:中国大陆国营报社组织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原则、规范和方法的总称。是中国大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于1988年11月2日发布了《国营报社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