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

【生卒】:1654—1722

【介绍】:

清朝最杰出的皇帝。清顺治帝第三子,名爱新觉罗·玄烨,康熙是其在位期间的年号。康熙帝即位时年仅八岁,根据顺治遗诏,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鳌拜曾统帅满洲铁骑转战南北,以军功封为公爵。他为辅政大臣后,引用同党,排挤其他三位大臣,专横跋扈,盛气凌人,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少年康熙深恶之,遂暗立除鳌拜之志。康熙帝以游嬉为名,选少年入皇宫中陪练摔跤,公元1669年农历五月的一天,康熙帝巧妙地宣召鳌拜入见,平日训练有素的少年摔跤手蜂拥而上,出其不意地将其逮捕。康熙帝下诏,列其罪状,本该斩首,念其为先帝旧臣,效力年久,乃免死禁锢终身,其死党一律斩首。康熙帝始亲政,时年十六岁。当此之时,清朝国基未稳,以明降将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在云南、广东、福建形成与朝廷对峙的割据势力,为康熙帝的心腹之患。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等主动请求撤藩,以窥探朝廷的真实意图。朝臣中有人主张撤藩,有人主张慰留,以免激反拥有重兵的吴三桂等。康熙帝说:“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制之。”毅然发布撤藩之令。吴三桂等果真以为明复仇为口号,发动叛乱,天下震动。年方二十的康熙帝临危不乱,指挥若定,历经八年征战,终于平定“三藩之乱”。随后,又命施琅率战船三百,水师两万自福州出海,强行攻占台湾,削平郑氏集团的割据势力,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此后,康熙帝又率师亲征,向割据西北的厄鲁特蒙古准葛尔部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其首领葛尔丹兵败自杀,所据之地尽入清之版图。在建设方面,康熙帝最引以为自豪的是黄淮水利工程,他曾先后六次南巡,沿途考察黄、淮水系,规划河道,现场审定治河方案。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严重的河患得到初步治理。康熙帝在位期间,还下诏组织学者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康熙字典》等至今仍在不断再版的大型图书。康熙帝最被现代史家非议的是屡兴“文字狱”,其中着名者如“《明史》狱”、“《南山集》狱”等,杀人都很多。但平心而论,清王朝入主中原之初,汉族的反满情绪一直是很强烈的,作为统治者,自然不能不闻不问,采取铁血手段,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稍微具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改朝换代之际,新统治者毫无例外地都要以铁血手段来震慑人心,并非康熙帝的独家发明。其实,康熙帝最大的失误在家事。他在位时间长,太子盼望早日继位,难免有些小动作,他便心生疑忌,太子旋废旋立,最后干脆不再确立太子,诸皇子便为争夺储位结成朋党,明争暗斗,视若仇敌。公元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晚,康熙帝在北京西郊畅春园逝世,遗诏第四子胤禛即雍正帝继位,但其他皇子不服,扬言其中有诈,雍正帝便开了杀戒,酿成了历史上罕见的家庭惨剧,至今仍令人感叹不已。

为您推荐

康熙字典

出版时间:1993-09 康熙字典 : 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字典。清代康熙49年(1710)由张玉书等30余人主持编撰。依据明代《字汇》、《正字通》两书加以增补修订,于康熙55年(1716)成书。全书全12..

《康熙大帝·乱起萧墙》

《康熙大帝·乱起萧墙》:二月河着。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年12月版。38.5万字。本书为《康熙大帝》第四卷,写康熙选择皇储及诸皇子为争当太子而相互倾轧的故事。康熙晚年出现许多弊政,多次派人清理整顿,皆因皇太子懦弱无能,贪..

《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郭秋良着。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年1月版。18万字。长篇历史小说。以康熙选美、大婚亲政为背景,描写康熙皇帝与老奸巨猾的辅政大臣鳌拜之间的错综复杂的斗争,反映了清初上层统治集团镶黄旗与正白旗之间因圈换..

《康熙大帝·夺宫》

《康熙大帝·惊风密雨》

《康熙大帝·惊风密雨》:二月河着。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年6月版。39.5万字。本书为《康熙大帝》的第二卷,主要写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的故事。智擒鳌拜后,朝廷内部相对稳定,但是国内形势仍然险恶,南方有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

《康熙大帝·玉宇呈祥》

《康熙大帝·玉宇呈祥》:二月河着。黄河文艺出版社1988年8月版。41.2万字。本书为《康熙大帝》第三卷,着重表现康熙在统一中华、治国安民方面的文韬武略。平息“三藩”之乱以后,康熙亲赴汴梁,视察黄河,物色治河能臣,疏通漕运..

《康熙诗选》

《康熙诗选》:卜维义等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84年8月版。15.2万字。清朝第二代皇帝康熙(爱新觉罗玄烨)的诗作选本。从他的一千多首诗中选出120余首。是康熙政治、军事活动的记录,同时也抒发了康熙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喜怒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