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
《周颂·臣工》一章:“嗟嗟臣工,敬尔在公。”毛《传》:“工,官也。公,君也。”郑《笺》:“臣,谓诸侯也。”孔《疏》:“将戒先嗟而后又嗟,重叹以呼之曰,我臣之下诸官,谓诸侯卿大夫也,汝等皆当敬慎于汝在君之职事。”马瑞辰《通释》:“臣工二字平列,犹官工之比,工与官双声,故官通借作工。臣工,盖指诸侯卿大夫言之。”
官。
《周颂·臣工》一章:“嗟嗟臣工,敬尔在公。”毛《传》:“工,官也。公,君也。”郑《笺》:“臣,谓诸侯也。”孔《疏》:“将戒先嗟而后又嗟,重叹以呼之曰,我臣之下诸官,谓诸侯卿大夫也,汝等皆当敬慎于汝在君之职事。”马瑞辰《通释》:“臣工二字平列,犹官工之比,工与官双声,故官通借作工。臣工,盖指诸侯卿大夫言之。”
[诗经]于以: ①去哪里,往何处。《召南·采繁》一章:“于以采繁,于沼于沚。”毛《传》:“蘩,皤蒿也;沼,池;沚,渚也。”孔《疏》:“往何处采此蘩菜乎?于沼池于沚渚之旁采之也。”林之棠《诗经音释》:“于以,问词。”《邶风·击鼓》三..
[诗经]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见《庸·相鼠》一章。郑《笺》:“仪,威仪也。相鼠有皮,虽处高显之处,偷食苟得,不知廉耻,亦与人无威仪者同。人以有威仪为贵,今反无之,伤化败俗,不如其死,无所害也。”王先谦《集疏》:“诗言人之所以异..
[诗经]三: ①数词。古人多以三泛指多数。《卫风·氓》四章:“自我徂尔,三岁食贫。”郑《笺》:“徂,往也。我自是往之女(rǔ)家,女家乏谷食已三岁,贫矣。”《王风·采葛》三章:“一日不见,如三岁兮。”②序数。《豳风·七月》八..
[诗经]大邦: 大国。《说文》:“邦,国也。”《大雅·大明》五章:“文王嘉止,大邦有子。”毛《传》:“嘉,美也。”郑《笺》:“文王闻大姒之贤,则美之曰:大邦有子,女可以为妃,乃求昏。”大邦,此指莘国,姒姓,文王之妃大姒即此国之女。莘..
[诗经]入: ①由外至内,进入。《邶入风·北门》三章:“我入自外,室人交遍摧我。已焉哉。”《韩诗》摧作“”。郑《笺》:“摧者,刺讥之也。”《豳风·七月》五章:“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②采纳,接受。《大雅·思齐》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