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诗经名称的由来

[诗经]诗经名称的由来: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最初被称为《诗》或《诗三百》。

战国时始称为“经”:《庄子·天运》:“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荀子·劝学》:“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间毕矣。”唐杨倞注:“经谓《诗》、《书》。”(《荀子注》)荀子称《诗》为“经”虽然只是表示一种尊崇,但其说直接影响了汉代经学的兴起与畸形发展。西汉文帝时,《诗》首先被官方正式确认为“经”,被当作治国经邦的政治经典列于学官。

《后汉书·翟酺传》曰:“孝文皇帝始置一经博士。”宋王应麟《困学纪闻》曰:“考之汉史,文帝时,申公、韩婴以诗为博士,唯《诗》而已。景帝以辕固生为博士,而馀经未立。

”《诗》被官方确认为“经”后,地位空前提高,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说文》曰:“经,织从丝也。从系声。

”经本义是织布机上的纵丝,后引申为“常”、“常道”。班固《白虎通》曰:“经,常也,法也。”刘勰《文心雕龙·宗经》曰:“‘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诗》成为记载不可刊改的永恒法则的政治课本。

经师们为了宣扬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把许多诗篇附会成先王的事迹或遗训,致使许多诗篇的本义被歪曲了。我们今天研究《诗经》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新认识历代封建经师强加给它的层层“瓦砾”,恢复它的本来面目。

也有的学者认为“《诗经》并不是一般的‘诗歌总集’,而是反映一整个时代贵族统治者在社会、政治、经济、伦理、道德各方面意识形态的文献。”《诗经》最初始的部分“是在周公指导下为一定的政治目的而创作编集在一起的。有些篇章甚至是周公本人的创作”。(王德培《略论〈诗经〉的起源、性质、流变和史料意义》,《天津师大学报》1984年3期)

为您推荐

名称的提及(语言)

名称的提及(语言):也称“自名用法”。逻辑语义学用语。名称是它所命名的对象的语言表达式。当用名称表示、指称语言表达式之外的事物时,称为名称的使用。当用名称表示、指称语言表达式本身时,称为名称的提及。为了区别这..

四声名称来源说(语言)

四声名称来源说(语言):音韵学说之一。陈寅恪《四声三问》谓*宫商角徵羽五声是中国传统的名称,平上去入四声,是印度佛教传入后产生的名称。陈氏认为汉语“声响高低相互距离之间虽有分别,但应分别之为若干数之声,殊不易定”;..

《生物名称和生物学术语的词源》

《生物名称和生物学术语的词源》:E.C耶格着,滕砥平等译,科学出版社1965年3月出版。75.7万字,两次印行2.4万多册。本书介绍了1.4万多个词根。每个词根都提出了它们的希腊、拉丁或其他语源,给予了它们的简明意义,并列举了由这个词..

《北京市街巷名称录》

《孢子植物名词及名称》

《孢子植物名词及名称》: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编订,科学出版社1958年4月第1版。25.9万字,印1670册。所收术语基本上以科学院1954年出版的中英对照孢子植物形态学名词为基础,增订了目前俄文植物学、孢子植物学及..

《拉汉海洋生物名称》

《拉汉海洋生物名称》:吴宝铃主编,海洋出版社1982年8月第1版。100万字,印3200册。收录海洋生物名称1.8万余条。内容包括海洋微生物、海洋植物及海洋动物。其中大多数为中国所产,也适当收列了部分国外产的主要属、种。分拉..

《拉汉原生动物名称》

《拉汉原生动物名称》:庞延斌、邹土法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11月出版。26万字,印3500册。收原生动物名称3599条。按拉汉对照和汉拉对照两种方式编排,正文部分为拉汉对照原生动物名称,按拉丁字母顺序排列;汉拉对照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