徂徕山,又名龙来山,在今山东泰安县东南四十里。
《鲁颂·閟宫》九章:“徂徕之松,新甫之柏。”毛《传》:“徂徕,山也。新甫,山也。
”《水经·汶水注》:“汶水西南流径徂徕山,西山多松柏。《诗》所谓‘徂徕之松’也。”王先谦《集疏》:“《后魏志》鲁郡汶阳县有新甫山。新甫,即梁甫也。《白虎通》曰:‘梁甫者,泰山旁山名。’”新甫,在今山东新泰县西北四十里。
徂徕山,又名龙来山,在今山东泰安县东南四十里。
《鲁颂·閟宫》九章:“徂徕之松,新甫之柏。”毛《传》:“徂徕,山也。新甫,山也。
”《水经·汶水注》:“汶水西南流径徂徕山,西山多松柏。《诗》所谓‘徂徕之松’也。”王先谦《集疏》:“《后魏志》鲁郡汶阳县有新甫山。新甫,即梁甫也。《白虎通》曰:‘梁甫者,泰山旁山名。’”新甫,在今山东新泰县西北四十里。
[诗经]昏椓: 古代割势的奄人,于宫中担任低级职务。椓,zhuó。《大雅·召旻》二章:“昏椓靡共,溃溃回通,实靖夷我邦。”毛《传》:“靖,谋;夷,平也。”郑《笺》:“昏椓,皆奄人也。昏,其官名也,椓,椓毁阴者也。王远贤者,而近任刑奄之人,无..
[诗经]灵囿: 古园林名,方圆百里,文王时所建。囿,yòu。《大雅·灵台》二章:“王在灵囿,麀鹿攸伏。”毛《传》:“囿,所以域养禽兽也,天子百里,诸侯四十里。灵囿,言灵道行于囿也。麀,牝也。”郑《笺》:“攸,所也。文王亲至灵囿,视牝鹿..
[诗经]泾: 泾水。源出宁夏六盘山东麓,经甘肃至陕西高陵县入渭水,为渭水的支流。《说文》:“泾水,出安定泾阳笄(jī)头山,东南入渭。”段玉裁注:“《始皇纪》作鸡头山,在今平凉府西南四十里,今泾水出山之泾谷,经泾州,又经陕西邠州..
[诗经]陈: 周代诸侯国名。《陈风》朱熹《集传》:“陈,国名。太皋伏羲氏之墟,在《禹贡》豫州之东,其地广平,无名山大川。西望外方,东不及孟诸。周武王时,帝舜之胄有虞阏父为周陶正。武王赖其利器用,与其神明之后,以元女大姬妻其..
[诗经]岳: yuè 高大的山。古指四岳或五岳。四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霍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大雅·崧高》一章:“崧高维岳,骏极于天。”毛《传》:“崧,高貌。山大而高曰崧。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