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达莫夫,A.

    阿达莫夫,A. :   法国荒诞派戏剧奠基人之一。 1908年8月23日生于俄国高加索石油资本豪富之家,在巴库度过童年。1914年逃避战乱,全家迁居瑞士;1924年定居巴黎,完成学业。20岁时,因恋爱受挫,扑在汽车下自杀未遂。1941年,曾被投降卖国的维希政府在阿尔杰雷斯集中营囚禁一年。1945年主持《新时》杂志。精神分析式的《自白》(1938~1943),表露了他最隐秘的思绪──人生中的离弃之感。1947年, 受到J.A.斯特林堡剧作的启发, 写出《徒有其表》一剧,其后主要精力即用于剧作,1970年3月16日死于巴黎。
  阿达莫夫的戏剧,深受法国现代戏剧理论家An.阿尔托及德国表现派戏剧的影响,一开始就带有显明的个人色彩。早期剧作有《徒有其表》、《进犯》(1950)、《大小演习》(1950)等。《徒有其表》写一个名叫李莉的女子处于四个男人轨迹的交叉点上,谁都想得到她而谁都得不到。他们之间也交谈,也跳舞,但只是徒有其表的交流,徒有其表的欢快,热闹过后,依然是悲苦与孤独。《进犯》,写一作家死后散乱的遗稿侵占了整个房间,以喻无处不存在的混乱状态。《大小演习》,是关于无法成全的爱导致死亡的故事。剧中人物没有个性特征,他们受到各种外力的迫害,转而又迫害别人。作者着意于表现人的内心痛苦,用戏剧的可视形象揭示足以酿成惨祸的"潜在内容"。人物的语言,大多空空洞洞,没有思想内容,表示人与人之间不可能真正交流。1951年写的《塔拉纳教授》,与上述剧作不同之处是人物有名有姓,有故事发生地点。塔拉纳教授向往着美妙的存在,面临的却是平庸的现实,想象和现实的隔裂,结果仍是孤苦虚无。
  阿达莫夫在1954年曾说,他"对精神分析剧已感到腻烦。在我心目中,B.布莱希特取代了斯特林堡,认识到需要一种批判的写实的戏剧。所谓写实,就是从现实中汲取令人骇然的素材。"于是开始了他第二时期的社会介入剧创作。作品中《弹子球机器》(1954)是对工业社会的批判,人不仅在工作中受资本主义制度钳制,连休息也摆脱不掉它的控制。《保罗-保利》 (1956)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法国社会的所谓鼎盛时期的嘲讽。《七一年春天》(1961)表现巴黎公社事迹,有的评论家称之为"文献戏剧"。
  1962年写的《剩货》,可谓前期精神分析剧与后期社会介入剧的结合。剧本表现人在社会里的失落感,认为自己在别人眼里只是"剩货"而已。极而言之,阿达莫夫的全部戏剧,便是表现离弃、多余情绪的戏剧。
  阿达莫夫的剧作,大都是图解思想,结构松散,没有情节,没有人物心理刻画,但触及了人在社会里的生存状况。他的剧本较少有对人的温情,不像S.贝克特和E.尤内斯库不时发出幽默的一笑。

为您推荐

艾卜耶德,J.

艾卜耶德,J. : 阿拉伯戏剧表演家。黎巴嫩人,出生于贝鲁特。在贝鲁特技术专科学校求学时,参加学校文艺队演出。1897年毕业,1898年到埃及,1899年业务参加剧团演出。埃及国王阿拔斯二世观看他的演出,十分赞扬,于190..

阿潘,K.von

阿潘,K.von : 德国舞台美术家。1922年开始在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市艺术剧院工作,后在柏林、沃尔茨堡和德累斯顿等地剧院担任舞台美术工作。在德国纳粹统治期间被关进集中营,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又重新投入..

阿列克山德里,V.

阿列克山德里,V. :   罗马尼亚诗人、剧作家和政治家。出生于巴格乌城的一个贵族家庭。1834~1839年在巴黎完成了大学学业。回国后,当过剧院经理、编辑、外交官,主办过文学刊物。曾参加184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

阿菲诺格诺夫,А.Н.

安德列耶夫,Л.Н.

安德列耶夫,Л.Н. : 俄国小说家、戏剧家。1871年8月9日出生于奥勒尔市,曾在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习。1897年毕业后开始发表短篇小说。早期创作具有民主主义的思想倾向。安德列耶夫对人生前途持悲观主义态度。..

阿努伊,J.

阿努伊,J. :   法国剧作家。1910年 6月23日生于波尔多。父亲是裁缝,母亲是小提琴手。1932年所作剧本《银鼠》上演,获得成功。从此,戏剧成了他的生命。50多年中,他写了40多部剧本,题材涉及神话、历史和现实,主题..

阿庇亚,A.

阿庇亚,A. : 瑞士舞台美术家,20世纪戏剧艺术革新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曾随著名钢琴家李斯特学习音乐,并自习绘画和舞台布景。他崇拜瓦格纳,终身从事改革瓦格纳歌剧布景设计的研究工作。1906~1913年设计过许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