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岑格鲁贝,L.

    安岑格鲁贝,L. : 奥地利剧作家、小说家。1856~1858年当书店学徒,兼学表演艺术。1858~1868年在一个流动剧团当演员。1871年他的剧本《基希费尔德的牧师》上演成功后,成为职业作家。他的戏剧创作多取材于维也纳小市民和阿尔卑斯山农民生活。曾获得席勒和格里尔帕策奖金。安岑格鲁贝是奥地利大众戏剧的大师赖蒙德和内斯特罗伊的继承人。
  安岑格鲁贝是19世纪奥地利民族文学中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哲学上主张费尔巴哈式的唯物主义。他在奥地利文化斗争中持反对教权派立场。他追随启蒙运动传统,主张教育人民,变革现状。他的第一部剧作《基希费尔德的牧师》描写赫尔牧师因倡导博爱的"自由教会"而成为反动思想代表人物李希滕伯格的攻击对象和牺牲品,另一个农村哲学家式的人物乌尔策塞普也因要娶一个新教姑娘而被逐出社交范围。 该剧于1870年11月5日上演,立即轰动维也纳,在奥地利戏剧史上,又一次揭开大众戏剧的新篇章。《发伪誓的农夫》(1871),通过一个争夺农家财产的故事,表现了由于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侵入农村而引起的传统道德规范的解体、新的农村社会矛盾的出现。《划十字的人》(1872),是一部描写农民生活的讽刺喜剧。写一个富农动员农夫们签署一份反对自由派的请愿书,围绕着签不签字,要不要去罗马忏悔的问题展开斗争。《良心谴责》(1874)是一部讽刺剧,展示了作者塑造各种人物形象的艺术才能。作品写一个农民遭到雷击后,一心想拯救自己的灵魂,并执意把自己的财产分赠亲友,以平息因旧日丢弃一个女仆而招来的良心不安。《第四诫》(1877)是一部维也纳风俗剧。作者描写了三个市民家庭的恋爱、婚姻和谋杀,表现了资产阶级社会道德的堕落。作品中也表现了自然主义惯于描写的卖淫问题和遗传问题。
  安岑格鲁贝晚年的戏剧作品有《双双自杀》(1876)和《钢与石》(1886)等。他晚年主要精力集中于小说创作,重要作品有《污点》(1889)和《星石院》(1884)。

为您推荐

坎因茨,J.

坎因茨,J. : 奥地利演员。青少年时期即在莱比锡、慕尼黑、柏林等地登台演出。1887年在迈宁根正式开始演员生涯,后转入维也纳市剧院。1889年进柏林德国剧院,后因秘密在工人观众中演出,遭警方追踪,先后逃往英国、..

卡赞,E.

卡赞,E. : 美国导演。出生于土耳其,1940年出任导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舞台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1947~1959年间,卡赞导演了T.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及A.米勒的《推销员之死》等8个剧目。 他的导演..

卡恰洛夫,В.И.

卡恰洛夫,В.И. : 苏联演员。出身于牧师家庭。在彼得堡大学法律系读书时参加学生剧团。1900年进莫斯科艺术剧院当演员,先后扮演过55个角色。他的表演含蓄深沉、简洁洗练,着力于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其思想..

卡瓦利多,E.

考什,G.

考什,G. : 印度孟加拉语戏剧家。出身于孟加拉地区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当过公务员。他曾与人合作组织流动剧团,创办业余剧场,亲自创作剧本、改写台词和插曲,并参加演出。1868年建立民族剧院,成为孟加拉第一座永久..

埃切加赖·伊·埃伊萨吉雷,J.de

埃切加赖·伊·埃伊萨吉雷,J.de : 西班牙剧作家。1832年4月19日生于马德里,1916年9月4日卒于马德里。以数学教员、工程师开始生活道路。1868年后投身政治活动,曾 3次任财政大臣,1873年短期流亡巴黎,同时开始戏..

角色性格创造

角色性格创造 : 表演艺术术语。指演员扮演各种不同性格的剧中人物时,"化身"为角色的表演创造过程。   演员依据剧本提供的人物性格,进行二度创造,凭性格化的能力,运用内外部技巧,塑造出性格鲜明、准确生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