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松门左卫门(1653~1724)

    近松门左卫门(1653~1724) : 日本剧作家。原名杉森信盛,别号巢林子。杉森家是武士世家,但近松的父亲已失去正式武士的身份,成为"浪人"。近松青年时期在京都公卿们身边服过役,这使他增长了古典文学方面的学识和修养,并得到接触木偶戏──净瑠璃著名艺人宇治加驾掾的机会。当时,净瑠璃和歌舞伎都较发达,近松门左卫门则把这两个剧种从单纯欣赏表演提高到具有戏剧文学价值的高度,形成日本演剧史上划时代的进步。
  近松早期的剧本创作,是他"习作时期"的产物。因当时的戏剧脚本不署作者姓名,所以有些剧本无法确定是否为近松所作。1683年,近松写了净瑠璃脚本《世继曾我》(《曾我兄弟的后嗣》),经过宇治加贺掾的演唱,使得近松剧作者的地位得到社会承认。《世继曾我》是将长期流传的曾我兄弟复仇故事加上虚构成分写成的,把戏剧的矛盾冲突集中到24小时之内,这种结构使当时的观众耳目一新。以后近松除为净瑠璃名艺人宇治加贺掾、竹本义大夫(1651~1714)写净瑠璃脚本外,还为当时歌舞伎的名优坂田藤十郎(1645~1709)写歌舞伎脚本。1684年他创作了歌舞伎脚本《名妓夕雾七年忌》,1685年又创作了净瑠璃脚本《景清出家》。1695年近松成为歌舞伎剧团"都座"的专属作者,他为坂田藤十郎写了《倾城佛之原》、《倾城壬生大念佛》等名剧。
  1703年,近松为大阪净瑠璃剧团的竹本筑后掾(竹本义大夫)写了《曾根崎情死》一剧,受到热烈欢迎。从此他结束了为期20年兼作歌舞伎脚本作者的生涯,专心于净瑠璃剧的创作。
  此后的20年中,近松写了大量的净瑠璃历史剧,比较有名的是《碁盘太平记》、《倾城反魂香》、《国姓爷合战》、《曾我会稽山》、《关八州繋马》等。其中《国姓爷合战》虚构了郑成功与吴三桂扶助明朝幼帝杀掉奸臣、击退鞑靼王的故事。这部剧以它离奇迭宕的情节、宏大多变的异国场面,轰动一时。近松的历史剧追求复杂的情节和新奇的结构,未能脱离封建意识与武士道德的范畴。近松的真正成就,是他在此期间写的净瑠璃社会剧。近松晚年所写的社会剧共24部。这些剧作真实地反映了德川时期的时代特点及平民的苦难与悲欢,是当时社会现象和封建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特别是在这24部社会剧中,有15部是写平民男女相爱或下层平民与妓女相爱,但在封建社会的重压下,被迫双双殉情自杀的"情死剧",最具有激动人心的力量。主要作品有《情死万年草》(寺院侍童久米之介与次右卫门的女儿阿梅情死事件)、《今宫情死》(店铺女佣人纪佐与店铺伙计次郎兵卫情死事件)、《天网岛情死》(大阪纸店小店主治兵卫与妓女小春在天网岛情死事件)、《庚辛夕情死》(大阪菜铺养子半兵卫与妻子千代殉情事件)等。近松的社会剧除殉情剧外,还有《堀河复仇》,写丈夫长年跟随主君在江户值勤的武士之妻的悲惨命运。《大经师昔历》写大经师妻子阿三与茂兵卫的通奸事件。《油店惨剧》写不良青年的杀人事件。作者通过这类剧的细节,反映了当时妇女遭受玩弄的悲惨命运。
  近松主张在写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因此他写的社会剧,在刻画真实细节的同时,发挥了浪漫的、夸张的、抒情的才能,人物性格刻画鲜明,戏剧结构凝练紧凑,特别是他在每出戏的最后一场都要安排一段"道行段子"(即情死者赴死时的唱词),配以近松的极富韵律的抒情文笔,极力突出剧中人对生的留恋、对死的哀怨,形成感人肺腑的戏剧高潮,具有震憾人心的力量。近松笔下的这些文情并茂、充满血泪的"道行段子"一直传诵不衰。

为您推荐

《金鹰》

《金鹰》 : 中国话剧作品。作者超克图纳仁。剧本发表于《剧本》月刊1957年第9期。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实验剧团1957年5月首演于呼和浩特,导演珠岚其其格。   全剧4幕7场。写蒙古族青年布尔固德,不屈服于巴音..

金山(1911~1982)

金山(1911~1982) :   中国话剧与电影演员、导演,戏剧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原名赵默,字缄可。生于1911年8月9日,祖籍湖南沅陵,随父辈迁居江苏吴县。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被调到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组织并..

进化团

进化团 : 中国早期话剧(新剧)的第一个职业剧团。1910年冬成立于上海,领导人是新剧活动家任天知。先后参加这个剧团的主要成员有汪优游、陈镜花、王勾身、肖天呆、钱逢辛、顾无为、查天影、陈大悲等。1912年秋..

戒日王

剧本

剧本 : 以代言体方式为主、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戏剧演出的文字依据。在文学领域里,它是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体裁,在戏剧实践领域里,它是戏剧活动的基础和起点。   剧本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独白、旁白..

金斯贝格,E.

金斯贝格,E. : 德国话剧演员和导演。生于柏林。20年代初,曾在慕尼黑、柏林等地从事戏剧工作。1933年法西斯执政后被迫流亡瑞士,在苏黎世话剧院任职。1946~1950年在巴塞尔剧院。1952~1962年回到慕尼黑,在西柏林自..

《绝对信号》

《绝对信号》 : 中国话剧作品。编剧高行健、刘会远。剧本发表于《十月》月刊1982年第5期。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于1982年11月以小剧场的形式首演于北京。   此剧是反映青年生活的无场次话剧。剧情围绕着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