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南遮,G.

    邓南遮,G. : 意大利剧作家。出身于佩斯卡拉的资产者家庭。1881年进入罗马大学攻读文学,同时从事新闻工作和文学创作。
  1898年开始创作戏剧。其时他已是享誉文坛的小说家,创作倾向也从早期接近真实主义转向唯美主义和颓废主义。他的诗体悲剧《春日清晨的梦》(1897)、《秋日黄昏的梦》(1898)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成名作《死城》(1898)和《光荣》(1899)贯串着对欢乐的追求,对强者的赞颂。《琪珴康陶》(1899)通过雕塑家卢乔·塞塔拉在爱情和艺术创作上遇到的尖锐矛盾,着意表现艺术同道德、现实环境的冲突,宣扬唯美主义和利己主义。
  随后,邓南遮专心写作"诗剧"。《里米尼的弗朗切斯卡》(1901)以但丁《神曲·地狱》的保罗与弗朗切斯卡的恋爱故事为素材,再现中古时期广泛流行的爱情悲剧。《约里奥的女儿》(1904)取材于古代传说,渲染情欲和杀父之罪。这些诗剧的公演引起了轰动,在意大利掀起一股向古代历史和传说寻觅题材的热潮。


  用散文体写作的剧本《战舰》(1908),把描写逸乐与宣传扩张主义熔于一炉,通过歌颂古罗马的强盛发出"把所有的大洋变成我们的内海"的叫嚣,为意大利帝国主义向海外军事扩张制造舆论。1910年,因负债逃往法国,写出剧本《圣塞巴斯蒂安的殉道》(1911)、《帕里西娜》(1913)、《忍冬花》(191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回国,参加空军。墨索里尼执政后,邓南遮积极拥护和宣传法西斯主义。
  邓南遮的戏剧在题材上摒弃现实的日常生活,语言上刻意追求抒情、优美、典雅、华丽。作者力求借剧中人物之口渲染主观的狂热情感,而置戏剧情节于无足轻重的地位。他的剧作对意大利近代戏剧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为您推荐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戏剧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戏剧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东部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戏院遭到程度不同的破坏,一批流亡作家和艺术家陆续回到德国东部。1945年7月间 "德国民主改革文化联盟"在柏林成立,它是一切反法西斯作..

德拉弗兰恰,B.S.

德拉弗兰恰,B.S. : 罗马尼亚剧作家、小说家和政治家。出生于布加勒斯特。在大学攻读法律。当过律师、编辑、市长和内阁大臣。1878年开始写诗。1885年发表第一部小说集《苏尔坦尼卡》。短篇小说《哈吉-图多瑟..

德克,T.

德克,T. : 英国剧作家、散文家。生于伦敦,一生贫困潦倒,曾因负债入狱多年。他的作品对中下阶层,特别是对受封建势力压迫的平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德克于1598年开始戏剧创作,以写喜剧为主,曾先后与B.琼森..

德意志民族剧院

德莱顿,J.

德莱顿,J. : 英国诗人、剧作家、批评家。1631年8月9日生于北安普敦郡一富裕的清教徒家庭。先后就读于威斯敏斯特学校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654年获文学士学位。1663年第一部剧作《疯狂的豪侠》在皇家剧院演..

《第二个春天》

《第二个春天》 : 中国话剧作品。作者刘川。1962年由上海人民艺术剧院、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分别在上海、沈阳演出。剧本发表于《剧本》月刊1963年第1期。1963年4月,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的优秀剧目创..

导演计划

导演计划 : 为了体现导演构思而设想的一定表现形式和工作程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导演计划指的是"导演说明",或称"导演阐述",包括"剧本分析"、"导演构思"和狭义上的"导演计划"。它集中了导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