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若诚(1929~  )

    英若诚(1929~  ) :   中国话剧演员。 1929年6月21日生于北京。满族。1946年考入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系。在校时,演出过外国名剧《地窖之门》、《保罗·莫莱尔》、《春风化雨》等。毕业后,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先后参加过20余个剧目的演出。扮演的主要角色有:《龙须沟》中的三元茶馆掌柜、《骆驼祥子》中的车厂主刘四、《明朗的天》中的眼科大夫陈洪友、《茶馆》中的老刘麻子和小刘麻子、美国剧作《推销员之死》中的威利·洛曼等。他还在电影《白求恩》中扮演童翻译、《知音》中扮演袁世凯、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中国与意大利合拍)中扮演元世祖忽必烈。1982年意大利观众投票选举他为当年最佳电视演员。1983年,在第22届意大利电视授奖大会上,英若诚被授予最佳男主角奖。英若诚表演鲜明、深刻、含蓄,熔粗犷与细腻为一体。他善于剖析角色、捕捉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以鲜明的外部动作体现出来。
  英若诚曾于 1980年及 1986年随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茶馆》剧组出访联邦德国、法国、瑞士及日本等国。1982年8月、1984年6月,两度应美国密苏里大学之邀,为该校戏剧系讲学,并为戏剧系学生及州立剧院导演了话剧《家》,在美国公演获得成功。
  英若诚50年代曾翻译出版了К.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奥赛罗导演计划》。后又翻译了剧本《咖啡店的政客》、《甘蔗田》、《报纸主笔》、《有这么回事》、《星星变红了》以及W.莎士比亚的名著《请君入瓮》、A.米勒的剧作《推销员之死》。他还将中国优秀剧作《茶馆》、《王昭君》、《家》等译成英文。


  英若诚是中国戏剧家协会第四届常务理事,《外国戏剧》编委。1986年起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

为您推荐

余上沅(1897~1970)

余上沅(1897~1970) :   中国戏剧教育家、理论家。湖北沙市人。生于1897年10月4日。1970年4月30日在上海逝世。余上沅1912年入汉口文华学校,毕业后升入大学部文科学习。后经胡适、陈独秀介绍,转入北京大学英..

英奇,W.

英奇,W. : 美国剧作家。出生在堪萨斯州一推销员家中。曾入堪萨斯大学修戏剧和表演艺术,并得过教育硕士学位。1938年起在密苏里州斯蒂芬斯学院教授英语和戏剧。1947年写出第一部剧本《远离天堂》。此剧虽仅..

俞珊(1908~1968)

俞珊(1908~1968) : 中国女演员。浙江山阴(今属绍兴市)人。少时就读于天津南开女中,后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1929年田汉至该校导演《湖上的悲剧》,邀入南国社。以后她随京剧名伶水仙花(郭际湘)习旦角,30年代在京、..

意大利戏剧

杨村彬(1911~  )

杨村彬(1911~  ) :   中国话剧导演、 剧作家、 戏剧教育家。原名瑞麟。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应熊佛西邀参加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主办的定县农民戏剧研究工作。抗战爆发后,随..

于是之

于是之 :   中国话剧演员。原籍天津市,1927年7月9日出生于北京市。少年时做过税局雇员、仓库佣工等。1942年参加北平青年组织的业余戏剧活动。1945年秋,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不久失学。同年加入进步..

英国戏剧

英国戏剧 : 英国戏剧起源于教堂的礼拜仪式。 9世纪复活节弥撒中有一段被称为"你找谁"的插曲,一位教士装扮天使守护基督的坟墓,另外3位教士装扮成3个叫玛丽的妇女来朝拜圣墓,他们对话性的轮唱和表演动作,已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