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主义戏剧

    象征主义戏剧 : 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之一。作为一个流派,它首先兴起于诗歌。法国诗人波德莱尔(1821~1867)是象征主义诗歌的先驱。莫雷亚斯于1886年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一篇"文学宣言",将这派诗人称之为"象征主义者"。后来一般都以此作为象征主义诞生的标志。很快,这个流派从诗歌扩展到戏剧,并成为一个波及欧洲数国的戏剧流派。比利时诗人M.梅特林克于1886年去巴黎参加象征主义运动,并于1889年发表剧本《玛兰纳公主》,被公认为是第一个象征主义剧作家。这一流派的主要剧作家和作品有:梅特林克的《不速之客》(1890)、《青鸟》(1908),爱尔兰剧作家J.M.辛格的《骑马下海人》(1903),德国剧作家G.豪普特曼的《沉钟》(1896),俄国剧作家Л.Н.安德列耶夫的《人的一生》(1906)等。
  象征主义认为宇宙万物与人类的精神之间存有某种互相契合的"对应"关系,主张将宇宙万物作为各种人类精神或社会观念的象征来加以表现。象征主义戏剧也基本体现了这种精神。它们否定真实、客观地描写现实,强调表现直觉和幻想,追求所谓内心的"最高的真实"。在这派剧作中,有时通过奇特的想象把抽象的观念和有形、无形的事物,都化为具有特征的象征形象,如《青鸟》中各种各样的"幸福"、"欢乐","火"、"光","黑夜的芳香","睡眠","感冒"等等;有时则用各种象征手法表现不可捉摸的神秘力量,如《闯入者》中用音响象征"死神"的闯入,《骑马下海人》中笼罩人类命运的大海的波涛声,等等。因此,尽管它们的思想倾向不同,但大都具有浓重的神秘色彩和非理性主义的倾向。
  一般认为,象征主义戏剧的上述特点,是由于该派剧作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病态现象深感厌恶、绝望,遂将笔触从现实的"此岸世界"转向"彼岸世界",并认为这种"彼岸世界"只有用剧作家的直觉和想象才能感知,而不能凭借理性去认识。因此,这派剧本又大都具有非理性主义的倾向。
  象征主义戏剧的另一特点是:多采用与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不同的象征、暗示、隐喻等表现手法。这类表现手法,后来被表现主义戏剧、超现实主义戏剧、荒诞派戏剧大量借用,甚至也为后来的现实主义戏剧所吸收,从而丰富了自身的表现力。
  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有些话剧作家也受到象征主义戏剧的影响,如田汉的早期剧作就有一部分表现出象征主义的特征。

为您推荐

新舞台

新舞台 : 中国第一座有镜框式舞台的剧场及演出团体。建于1908年。它的建造借鉴了日本的西式剧场,是中国第一个把剧场的传统名称"茶园"改为"舞台"的。创始人有著名京剧演员潘月樵、夏月珊、夏月润。主要演员..

哑剧

哑剧 : 一种不用台词而以动作和表情表达剧情的戏剧。它要求演员进行内心的创作,并使这种创作通过形体得到表现。形体动作是哑剧舞台上的语言,它所具有的准确性和节奏性能表现出诗的意蕴。它通过形体动作使具..

新西兰戏剧

新西兰戏剧 : 新西兰见诸史籍的第一次戏剧演出是1841年的圣诞节前夕,在奥克兰一家旅馆的房间里表演。1843年,新西兰第一座剧院──皇家维多利亚剧院在惠灵顿建成,随后各个主要城镇也都纷纷建起剧院。19世纪..

小山内薰(1881~1928)

香港话剧团

香港话剧团 : 由香港市政局市政总署文化署直接领导的职业剧团。成立于1977年。袁立熏任经理。1979年1月起,钟景辉任艺术总顾问。1983年6月至1985年6月,杨世彭为第一任艺术总监。第二任艺术总监是陈尹莹。剧..

辛酉剧社

辛酉剧社 : 中国话剧团体。前身是1924年成立于上海由朱禳丞负责的辛酉学社。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学社因左、右两派之争而停办。同年,朱禳丞决定改组辛酉学社,邀集袁牧之、马彦祥、应云卫和原有社员..

熊佛西(1900~1965)

熊佛西(1900~1965) :   中国戏剧教育家、作家。"五四"以后,中国新兴话剧运动的开拓者之一。原名熊福禧,笔名戏子,江西省丰城县罐村人。1900年12月 4日生于小商家庭。1965年10月26日在上海逝世。熊佛西于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