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A.

    米勒,A. : 美国剧作家。1915年10月17日生于纽约一时装商人的家庭,父亲在30年代初破产。米勒中学毕业后工作两年,进入密歇根大学,开始戏剧创作,写过4部剧本,并两次获奖。1941~1944年当过卡车司机、侍者和制盒工厂工人,后又在海军船坞做安装技工的助手,同时为电台写广播剧。1944年,《鸿运高照的人》问世,这是他的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剧本。   1947年,米勒以剧本《全是我的儿子》成名,获纽约剧评界奖。这是一出易卜生式的社会问题剧。写一家工厂老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向军方交付不合格的飞机零件,招致21名飞行员(包括他的儿子)坠机而死,他虽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却受到良心的谴责,因而饮弹自尽。


  1949年,他的《推销员之死》获纽约剧评界奖和普利策奖,并使他获得国际声誉。剧本叙述一个推销员因年老体衰被老板辞退,深受打击,两个儿子一事无成也使他懊丧,最后为了使家庭获得一笔人寿保险费而在深夜驾车出外撞毁身亡。此剧揭穿了美国流行的人人都能成功的神话,曾被右翼刊物称为"一枚被巧妙地埋藏在美国精神大厦下的定时炸弹"。1951年,他改编了H.易卜生的《人民公敌》,在美国上演后获得好评。
  1953年米勒根据北美殖民地时代一桩"逐巫案"创作了历史剧《炼狱》,以影射当时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对无辜人士的迫害。米勒因早期曾参与左翼文艺活动而一再受到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的传讯。1956年,他因拒绝说出10年前曾和他一起开会的左派作家和共产党人的姓名而被判"蔑视国会"罪,处以罚金和一年徒刑,1958年最高法院才将这一罪名撤销。在这时期,米勒写了一出反映30年代美国职工生活、带有自传性质的感伤独幕剧《两个星期一的回忆》(1955)和反映意大利籍工人在美国的不幸遭遇的两幕悲剧《桥头眺望》(1955)。1956年和1958年他先后获密歇根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和美国全国文学艺术研究院金质戏剧奖章。
  1964年,米勒发表一出关于现代人在社会上生存问题的剧本《堕落之后》,自传性色彩浓厚。同年发表独幕剧《维希事件》,描写德国法西斯分子在法国维希市的一个拘留所审讯犹太人的残酷情景。1965年起他连任两届国际笔会主席。1968年发表心理问题剧《代价》,描写兄弟俩因所走的道路不同而产生隔阂,并谴责了当代西方人所追求的物质生活,其中还成功地塑造了他惟一的喜剧人物──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家具商。1972年发表的《创世记和其他》是一出以漫画手法重述圣经中亚当和夏娃以及该隐杀弟的故事,全剧可说是上帝和撒旦之间关于善恶性质的一场争论,而以创世记故事来阐明各自的立场。米勒讽刺地使魔鬼在两者之间显得更具魅力。
  1977年,米勒发表了《大主教宅邸的顶棚》。强调他的一贯观点:"人不应当只是社会环境的被动产物。"
  1980年,米勒写成一出以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为背景的社会剧《美国时钟》。把当时的惨状以戏剧形式在观众面前展现?隼矗员阒卣袢嗣堑淖鹧虾托判摹?
  1978年,米勒夫妇曾访华,同中国戏剧界同行切磋艺事,回国后有一本反映中国人民当前生活的摄影集出版。1981年,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由黄佐临导演,上演了他的《炼狱》。1983年,米勒再度访华亲自导演他的名剧《推销员之死》,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
  米勒还著有大量戏剧评论,写过10几部广播剧、电影剧本以及报告文学和短篇小说。
  米勒一贯反对西方商业化、纯娱乐性的庸俗戏剧,认为戏剧是一项反映社会现实的严肃事业,舞台应该是一个比单纯娱乐更为重要的思想传播媒介,应为一个严肃的目标服务。1984年,米勒获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荣誉奖。

为您推荐

梅塔斯塔齐奥,P.

梅塔斯塔齐奥,P. :   意大利剧作家、诗人。原名彼得罗·安东尼奥·多梅尼克·特拉帕西。生于罗马一商人家庭。自幼在诗人G.V.格拉维纳门下接受严格教育,研究古典文化和法律,19岁时第一部诗集出版,后来他同著..

梅耶荷德,В.Э.

梅耶荷德,В.Э. :   苏联著名导演、演员。1874年2月9日出生于奔撒城一个日耳曼后裔家庭。1895年入莫斯科大学法学系,翌年,转学莫斯科音乐戏剧学校戏剧班,受业于В.И.聂米罗维奇-丹钦科。1898年毕业后随聂..

梅特林克,M.

梅特林克,M. :   比利时剧作家,用法语写作。1862年 8月29日生于根特。父亲喜爱园艺和养蜂,对日后梅特林克的情趣和爱好有很大影响。梅特林克12岁入号称比利时作家摇篮的圣-巴尔贝耶稣学校读书,毕业后,遵照父亲..

曼佐尼,A.

毛姆,W.S.

毛姆,W.S. :   英国小说家、戏剧家。1874年 1月25日生于巴黎。从小父母相继去世,由伯父接回英国。1892~1897年在伦敦学医,并取得外科医师资格。他一生经历丰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赴法国参加战地急救队,不久..

孟加拉国戏剧

孟加拉国戏剧 : 孟加拉国的传统民间戏剧叫做"贾达拉"。它历史悠久,表演手法可以溯源到古代雅利安人的祭祀仪式。在莫卧儿王朝时期,它是宫廷艺术。现在,孟加拉国约有150个"贾达拉"剧团,常年在乡村巡回演出。"..

《弥勒会见记》

《弥勒会见记》 : 印度古代剧本。原文已佚。现存两种本子均发现于中国新疆古城废墟:一为吐火罗文 A(焉耆文)本,一为回鹘文本。根据回鹘文本题记:圣月菩萨从印度文制成古代焉耆文,智护法师又从焉耆文译为回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