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艺术学院

    鲁迅艺术学院 : 中国共产党创办和领导的一所综合性艺术学校。简称"鲁艺"。1938年4月10日成立于延安。 沙可夫、赵毅敏、吴玉章、周扬等先后任院长。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鲁艺人员分别参加东北文艺工作团和华北文艺工作团,奔赴新解放区开展工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一批国民党统治区的专业文艺工作者奔赴延安。1938年 1月红军时期的戏剧工作者与上海救亡演剧队第五队部分成员联合创作并演出了话剧《血祭上海》,反响热烈,引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重视。在《血祭上海》的座谈会上,与会者提出以汇集在延安的艺术人才为骨干建立一所艺术院校的倡议。1938年2月毛泽东、 周恩来、林伯渠、徐特立、成仿吾、艾思奇、周扬联名发布鲁迅艺术学院《创立缘起》,指出:"艺术工作者──这是对于目前抗战不可缺少的力量。因之培养抗战的艺术工作干部,在目前也是不容稍缓的工作。""因此我们决定创立这艺术学院,并且以已故的中国最大的文豪鲁迅先生为名"。"鲁艺"初建时设戏剧、音乐、美术三个系,后增设文学系,不久改称鲁迅艺术文学院。由张庚任戏剧部部长、冼星海任音乐部部长、江丰任美术部部长、何其芳任文学部部长。
  鲁艺是一所新型的文艺学院,学员既学习各种文艺专门知识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并把专业理论学习与艺术实践结合起来,毕业前还分赴抗日根据地或前线去实习。鲁艺戏剧系的师资来自上海救亡演剧五队、一队及北平学生流动宣传队、上海蚁社等专业戏剧团体。左明、崔嵬、田方、王滨、水华、陈荒煤、钟敬之、王震之、姚时晓、王大化、舒强等先后任过教员。戏剧系第一届毕业生于1938年8月1日组成鲁艺实验剧团。鲁艺成立至1939年,戏剧系师生演出了自己创作的多幕剧、独幕剧、活报剧和歌剧共50多部,较有影响的剧目有:王震之创作的话剧《兄弟们拉起手来》、《矿山》、《流寇队长》;李伯钊创作的歌剧《农村曲》;沙可夫创作的话剧《团圆》;姚时晓创作的话剧《闲话江南》、《棋局未终》;陈荒煤创作的《血宴》等。1940年鲁艺演了《日出》、《带枪的人》、《婚事》、《求婚》、《蠢货》,这些中外名剧的演出,提高了鲁艺的导表演艺术水平,也使延安戏剧舞台上演出剧目多样化。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鲁艺执行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向,深入到敌后和前线去体验生活,1943~1944年创作出一批反映根据地军民火热斗争生活的话剧,如《我们的指挥部》、《民兵》、《军民之间》、《三光政策》等,演出反响强烈。其中最有影响的剧目是由陈荒煤、姚时晓创作,由舒强、水华导演的多幕话剧《粮食》。1944年正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为克服军队干部中存在的固步自封的保守思想,鲁艺和中央党校联合排演了苏联话剧《前线》,受到党政军民的欢迎,中国共产党要求各个抗日根据地广泛上演此剧。延安文艺座谈会后,鲁艺在探索话剧的群众化和民族化过程中,借鉴了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民歌、地方戏曲的艺术形式,创作出一批秧歌剧和新歌剧,如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新歌剧《周子山》(1944)、《白毛女》(1945)等。


  鲁艺戏剧系在延安7年间,不仅创作了大量优秀剧作,而且培养和造就了大批专业戏剧人才,为推动解放区戏剧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您推荐

罗德堡,P.J.de

罗德堡,P.J.de : 舞台美术家、风景画家。生长于法国阿尔萨斯省,长期在英国工作。曾向著名画家布舍学习,并在巴黎和意大利从事过布景工作。70年代受聘于英国著名演员加立克,以后又在剧作家R.B.谢里丹手下长期担..

罗兰,R.

罗兰,R. :   法国作家。旧译罗曼·罗兰。1866年 1月29日生于巴黎附近的克拉姆西镇。1889年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历史系毕业后入罗马法国考古学院做研究生,两年后回国做中学教师,同时开始写作剧本。1894年完..

《刘莲英》

《刘莲英》 : 中国独幕话剧。作者崔德志。1955年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首演。剧本在1954年《辽宁文艺》第5期发表,后由中国戏剧出版社等出版过单行本,并被收入春风文艺出版社编辑的《独幕剧选(1952~1958)》。19..

鲁埃达,L.de

刘露(1911~1979)

刘露(1911~1979) : 中国戏剧家、舞台美术家、舞台美术教育家。湖北省红安县人。早年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西画系。1930~1937年在武汉鸽的艺术会、拓荒剧社、上海业余剧人协会等戏剧团体做导演、设计工作。曾导..

卢纳察尔斯基,А.В.

卢纳察尔斯基,А.В. :   苏联政治活动家、文艺评论家、剧作家。1875年11月23日生于波尔塔瓦城一官吏家庭。1897年加入共产党。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后,站到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一边。1908~1910年参加"前进..

刘法鲁(1935~  )

刘法鲁(1935~  ) : 中国话剧演员。陕西省郃阳县人,14岁入西北军政大学贺龙中学学习,继入西北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并毕业。1953年调入西北人民话剧团(后改名西安话剧院)做演员。历任演员队副队长、剧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