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歌;短歌

    和歌;短歌 : 又称倭歌(waka)或歌(uta),为日本一种抒情诗体,由31个音节组成,依五、七、五、七、七音节的顺序排列。和歌大约起源于7世纪,并延续至今,可视为日本的古典诗体。和歌盛行于宫廷达数世纪之久,因之其措词风格正统、典雅,题材大多涉及大自然、爱情、挽悼以及狩猎旅行和行幸游宴等场合。
就其影响而言,和歌对现代西方诗歌的影响不如俳句(见“俳句”)那么明显和深远,因而很难予以评估。对和歌的语言、传统和技巧所知甚少,成为人们深入了解这种诗体的最大障碍。西方人对这种诗体的认识一直是通过一本充满异国情调和蹩脚译文的选集《万叶集》获得的。人们将和歌的异国情调与印象派的色彩观念联系起来,用柔和淡雅、敏感细腻、华丽多彩、超道德性,以及准确的意象等概念来描述这种日本诗歌。和歌往往将各种不同的题材分开处理,然而西方对和歌的认识和模仿通常是通过将自然、爱情和挽悼气氛与借鉴俳句诗体技巧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的。
这样,各种诗体的混淆,以及如坠云雾之中的洋腔洋调使人们很难辨清各种诗体的不同影响。这种现象在早期法国和歌爱好者(约1905—1915)中表现得尤为显著。美国的重要诗人从和歌中受益不大,但埃米·洛威尔、欧内斯特·费诺洛萨等次要诗人,曾模仿和歌或重新翻译和歌译文,阿德莱德·克拉普西也曾依照和歌诗句发明新的诗体。一些意象派诗人以及他们法国和英国的前辈们都先后将和歌作为一种实验范型模仿过。然而,西方诗人对和歌的兴趣以及从中得到的益处均不如俳句那么大。
西方对和歌的评价也受到了19世纪和20世纪日本尚古文化风气的冲击。这股风气导致人们对具有宫廷传统的和歌的非难,而褒扬想象中的更具有“真实性”的俳句。这种褒贬分明的态度致使一些最有影响的早期翻译家和批评家放弃了对和歌的研究。虽然法国、美国和德国近些年曾出版了几部上乘的和歌译本,其中洋腔洋调略有减少,而且对这两种流派采取了比较温和的态度。
关于和歌、短歌本身的发生、发展情况,详见“日本诗歌”。

为您推荐

辅音韵

辅音韵 : 该术语是一体主义诗歌的倡导者茹尔·罗曼(原名路易·法里古勒,1885—1972)在与友人乔治·舍奈维埃尔讨论一种新的做诗技巧时所使用的。J·伊蒂埃把这种新的技巧称做“古典—现代诗体”。..

海上号子

海上号子 : 指旧日在有横帆装置的航船上工作的船员所唱的劳动号子,而不是船员们工余所唱的叙事歌谣或抒情歌谣。海上号子的出现至少可以追溯到英国都铎王朝使用大型海船的时代。那一时代的一首海上..

古埃及诗歌

古埃及诗歌 : 我们不完全了解古代埃及的诗律,因为当时的书写不把元音标示出来,所以我们无法判断长、短音律单元之间的关系。但是从一个单词可以不受限制地代替另一个音节数目不同的单词这种现象看,..

含混

古词语

古词语 : 系一种文学风格特征,最常见于诗歌中。使用古词语原来与协调音律有关。在诗歌中,出于音律的需要,有时便采用音节数与今词语不同的古词语。例如英语词loved,wished在今语中都是单音节词,但..

哈莱姆文艺复兴

哈莱姆文艺复兴 : 这一文学运动大约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延续到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它代表了美国黑人作家创造力的惊人爆发。其主要人物大多数是诗人,有克劳德·麦凯、让·图默、兰斯顿·休斯、康..

格言诗

格言诗 : 格言诗是指主要由格言构成的诗,或者内容具有强烈格言性的诗。格言是“对某一普遍真理的精辟表述;它可以是谚语、座右铭、箴言、警句”(《牛津大词典》)。由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记述的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