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金 : 苏联演员、导演、剧作家,苏联人民艺术家(1947)。1898年开始戏剧创作,1913年从影,并成为俄国电影界主要导演和编剧之一。加尔金对俄国经典文学著作特别爱好。他把И.Н.托尔斯泰的作品搬上了银幕,如:《安娜·卡列尼娜》(1914)、《克来采奏鸣曲》(1914)和《战争与和平》(1915,与人合作)等。加尔金改编的《前夜》(1915,根据屠格涅夫作品)、《野女人》(1915,根据А.Н.奥斯特洛夫斯基作品)和《基里瓦洛夫的百万家私》(1915,根据马明—西比里亚克的作品改编)等影片忠实于文学原著。加尔金编导的影片有:《瓦沃奇卡》(1914)、《死亡面具》(1914)、《幽灵们》(1914,根据易卜生作品改编)、《安维尔—帕沙——土耳其的叛徒》(1914)、《生活的呼唤》(1915)、《村姑小姐》(1916)、《月光》(1916)和《思想》等。十月革命后他是莫斯科国立第一电影学校的组织者,然后成为该校的领导者之一(1919,现为全苏国立电影学院)。他同自己的学生一道创作了影片《镰刀与锤头》(1921)。这是反映国内战争年代城乡生活的第一部大型作品。接着拍摄了揭露天主教牧师反革命活动的影片《十字架与毛瑟枪》(1925)和表现白俄罗斯和立陶宛民族解放斗争英雄的影片《卡斯吐西·卡里诺夫斯基》(1928)。他描写普希金一生活中最后几天的影片《诗人与沙皇》(1927)招致了尖锐的批评。在有声片年代,他作为电影演员,开始了创作生涯的新阶段。他的艺术特点是生活经验丰富、表演技巧高超和角色分析透彻。在这个时期他成功地扮演的角色有:老工人巴布琴科《迎展计划》(1932),犹独式加·戈罗维略夫《伪君子戈罗维略夫》(1934)。他扮演的其他角色有:阿尼西姆祖父(《农民》,1935),托尔斯泰伯爵(《彼得大帝》,下集,1939),贵族基费林(《草泽英烈传》,又译《斯捷潘.拉辛》,1939),巴赫曼诺夫(《小车站上的事件》,1939),采金者波塔宁(《密林来的小伙子》,1941),音乐家巴赫(《异曲同工》,又译《安东·伊万诺维奇生气了》,1941)和美国亿万富翁季隆(《秘密使节》,1950)等。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