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勒 : 美国导演。生于阿尔萨斯。曾就读于洛桑高等商业学校,后进入巴黎音乐学院。1920年到好莱坞。1925年初次执导西部片《骗子巴斯特》。他共拍过20多部西部短片,1928年执导了第一部大型喜剧片《你们谁见过凯利?》。他执导过音乐片《地狱的英雄们》、《暴风雨》(1930)、《分裂的家》(1931)、喜剧片《善良的仙女》和《令人开心的欺骗》(1935)、心理片《律师》(1933)。影片《他们三个人》和《多兹沃思》(均1936年)给他带来了声誉。30年代,惠勒跻身于美国著名导演的行列,他在这阶段执导的影片几乎都是心理片。如:《死路》(1937)、《魂归离恨天》(又译《多雷雨的山隘》1939)、《小狐狸》(1941)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执导了表现普通英国人保卫国家的影片《忠勇之家》(又译《米尼佛夫人》,1942,获奥斯卡奖)。还拍摄过两部反映美国空军战斗实况的纪录片《曼菲斯美人号》(1944)、《光荣赞》(1945)。1946年执导了他最著名的影片之一《我们生活中最美好的年代》(1948年获奥斯卡奖及玛丽娅温泉国际电影节奖),反映了战后美国复员士兵的艰难境遇。在麦卡锡主义时期及此后的年月里,他的作品远离了社会问题。除了把美国经典作品按照学院派的方式搬上银幕(《断肠花》,又译《女继承人》,根据詹姆斯的长篇小说改编,1919;《嘉丽》,根据德莱塞的长篇小说改编,1952)外,这些年他还执导了“现代童话”式的影片《罗马假日》(1953),心理片《绝望的时候》(1955),历史片《宾虚传》(1959,获奥斯卡奖),喜剧片《怎样盗窃一百万》(1966)和《滑稽女郎》(1968)。50至60年代他最有影响的作品是西部片《友好的劝告》(1956,1957年获戛纳国际电影节主要奖)和以人类自由为主题的寓言故事《收藏家》(1965)。在最后一部影片《L.B.琼斯的解放》(1970)中,他触及了种族歧视及与其斗争的问题,重新回到表现当代美国社会的冲突问题方面来。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