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斯阔伊 : 苏联导演、剧作家,苏联人民艺术家(1966)。毕业于辛菲罗波尔大学社会科学系法律班。曾在乌克兰最高法院任过职。1926年从影。曾任莫斯科第三电影制片厂的助理导演,国营白俄罗斯电影制片厂的助理剪辑师。1928年与人合作执导影片《在大城市里》、《人的价值》(1929,获共青团中央奖金)。顿斯阔伊早期创作中的重要作品是影片《幸福之歌》(1934,与人合作)。这部影片描述了在苏维埃政权下从事创造性劳动的马里青年的命运。在影片《理想家》(1941)和《阿里捷特上山了》(1950)中,表现了解放了的俄罗斯各族人民。在根据高尔基的作品改编的三部曲《童年》(1938)、《在人间》(1939,这两部影片获1941年苏联国家奖金)和《我的大学》(1940)中,顿斯阔伊的导演天才充分地显示了出来。这三部曲是苏联电影艺术的一个重大成就,标志着苏联电影史的一个阶段。1955年这三部曲在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上获奖。1942年,他把H.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同名小说改编成了影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44年顿斯阔伊推出影片《虹》,该片于1946年获苏联国家奖金,1944年获奥斯卡奖。影片《宁死不屈》(1945,1946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要奖)展现了苏联人民不屈不挠的崇高精神。1947年顿斯阔伊创作了充满诗意的影片《乡村女教师》(1948年获苏联国家奖金)。影片表现了女教师感人、忘我的工作。
50年代顿斯阔伊又重新转向高尔基作品的再创作,推出影片《母亲》(1956)和《福玛 · 高尔杰耶夫》(1959,1960年获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奖)。专为列宁的母亲玛利娅·亚历山大洛娜拍摄的两部曲《母亲的心》(1966,1968年获苏联国家奖金)和《对母亲的忠诚》(1967)是顿斯阔伊对有关列宁的文献片所作的贡献。
顿斯阔伊的影片得到国内外的承认,并给世界进步电影工作者的创作以巨大影响。他曾获列宁勋章,十月革命勋章,劳动红旗勋章,红旗勋章等。在他70寿辰时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