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威 : 中国电影美术设计师、水彩画家。生于河北省邯郸市,后定居北平。1929年考入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西洋画系,毕业后考进东京日本帝国美术院研究班,在日期间,为洪深、田汉等人创作的进步话剧《五奎桥》、《洪水》承担了舞台美术设计和宣传招贴画的绘制工作。1936年回国后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为《八百壮士》等抗战剧目做了舞台设计。1938年进入西北电影制片厂任制片主任,从此开始电影生涯。此后为贺孟斧编导的《风雪太行山》、沈浮编导的《老百姓万岁》、瞿白音编辑的《华北是我们的》等影片担任了制片主任,并与贺孟斧合作制作了音乐短片《在太行山上》。1942年转到成都南虹艺术专科学校任美术教师,先后5次举办个人水彩画展。1946年到上海,在国泰影业公司任电影美术设计师,为《无为氏》(1947)、《忆江南》(1946)、《裙带风》(1946)等影片进行了美术设计。1947年底赴香港,进入永华影业公司,担任美术设计的影片有《山河泪》(1949)、《火葬》(1948)、《静静的嘉陵江》(1948)等。1949年春回到北京,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曾先后为《赵一曼》(1950)、《陕北牧歌》(1950)、《智取华山》(1953)、《北大荒人》(1961)、《上海姑娘》(1958)、《青春之歌》(1959)、《风暴》(1959)、《烈火中永生》(1965)、《小兵张嘎》(1963)、《游园惊梦》(1956)、《杜十娘》(1957)、《杨门女将》(1960)、《野猪林》(1962)、《穆桂英大战洪州》(1963)、《铁弓缘》(1979)、《诸葛亮吊孝》(1980)、《丹风朝阳》(1980)、《欢天喜地》(1959)、《中国杂技艺术》(1984)、《知音》(1985)等影片担任了美术设计工作。在电影美术同行中,他以“快手、多产”著称。建国以来多次在《人民中国》、《人民画报》、《工人日报》上发表水彩画作品,并多次参加全国性美术展览。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曾兼任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教师。现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北京水粉画学会副会长、北京电影美术学会会长等职。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