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生平事迹电影文献 : 弗·伊·列宁的银幕形象最初是由苏联新闻电影工作者拍摄的。大家熟知的列宁生前拍摄的镜头有:1918年庆祝五一节后在莫斯科霍登卡广场上,伤愈后在克里姆林宫散步,在莫斯科苏维埃大楼阳台上对抗议杀害卡·李卜克内西和罗·卢森堡的群众大会发表讲话,在红场阅兵式上,同美国记者林·埃尔谈话等。
早期的苏联摄影师和一些外国摄影师拍摄列宁的镜头是用于各种电影出版物和新闻短片。他们力求通过各种拍摄角度、配景缩小法和画面构图突出列宁外貌最典型的特点,同时塑造一个概括化的革命领袖形象。这些镜头为一系列纪录片奠定了基础。
在故事片中再现列宁形象的最初尝试也利用了新闻纪录片的拍摄经验。在影片《十月》中第一次尝试用故事片手段在银幕上塑造列宁的形象。在欢迎列宁的一场戏中,在芬兰车站的装甲车上,在探照灯的照耀下,出现了被数千人包围的领袖身影。这是一个著名镜头,它既象新闻纪录片一样令人可信,又象宣传画一样富有感染力。
30年代,在苏联银幕上出现了夏伯阳、肖尔斯等人的形象,这为创造《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带枪的人》一些影片中的列宁形象作了准备。伟大领袖的优秀品质在影片中得到了鲜明的艺术体现。
从50年代起,苏联电影中的研究分析方法开始活跃,成功地表现了反映历史进程和影响历史的列宁思想的变化。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影片有:《列宁的故事》、《列宁在波兰》、《灰色笔记本》。
在追求近似新闻纪录的可靠性(60年代电影艺术的创作探索精神)的过程中,影片《七月六日》接近于历史新闻纪录片,为丰富和发展列宁生平事迹电影文献开辟了新的途径。1981年摄制了《列宁在巴黎》,该片再现了列宁1910—1912年侨居法国,创办隆瑞莫党校、为党培养干部的事迹。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