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区柯克

    希区柯克 : 英国、美国导演,制片人。生于伦敦。毕业于教会学校及工程技术学校。从事过广告工作,1920年当电影美工师,1922年任编剧,助理导演。最初的作品是英国、德国合拍的影片《乐园》(1925)和《山鹰》(1926)。在影片《房客》(1926)中,希区柯克的创作特点就显露了出来:喜好惊险的侦探题材,善于制造紧张情节,善于运用各种电影表现手法来渲染一种独特的气氛,即恐怖和嘲讽怪诞地混合在一起的气氛。在刑事犯罪影片《讹诈》(1929)中,他用声音来加强了影片的表现力。在间谍片《知道太多事儿的人》(1934)和《三十九级台阶》(1935)中,希区柯克采取己成为他的特点的喜剧风格烘托出了影片的效果。1938年他执导了反法西斯影片《失踪的女人》。拍完历史片《牙买加旅店》(1939)后,希区柯克去了好莱坞,在那里执导了《蝴蝶梦》(1940),影片获得了奥斯卡奖。他的影片热衷于表现尖锐的,经常是变态的心理冲突。这种偏好甚至贯穿于反法西斯题材的影片中,如《外国记者》(1940)、《救生艇》(1943)、《美人计》(1946)。他执导的《深闺疑云》(1941)、《疑影》(1943)、《巴拉太因案件》(1947)等片详细地剖析了现实的和假设的犯罪的动机。希区柯克喜欢使用佛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原则拍片,如影片《哑女劫》(1945)、《绳子》(1948)、《精神病患者》(1960)、《玛尔尼》(1964)等等。希区柯克非常重视“重场”戏的形式结构、意外情节的铺垫及人物角色的变幻。与演员的默契配合使他的影片令人信服地展示了角色的双重性格及人物行为的多种表现方式。他的《列车上的陌生客》(1951)、《我承认犯罪》(1952)、《电话谋杀案》(1953)、《后窗》(1954)、《眩晕》(1958)既紧张而又富于戏剧性;他的《抓贼》(1955)、《哈里的纠纷》(1955)、《谍影疑云》(又译《西北偏北》,1959)充满喜剧情调。他的《鸟群》(1963)以幻想出的鸟群攻击人类的寓言隐喻地阐述了对一些事件的观点。
希区柯克追求影片形式上的尽善尽美,在电影艺术表现手法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对美国及西欧的电影创作有相当的影响。
他执导的影片还有:《撕裂的帷幕》(1966)、《黄玉》(1969)、《暴怒》(1971,英国)等。

为您推荐

西蒙

西蒙 : 德国(民主德国)演员。1947年戏剧学校毕业后就在什未林莱比锡等地的剧院里演出。1952年从影(《受难的村庄》)。在两部曲《台尔曼传(上)》(1954)、《台尔曼传(下)》(1955)中塑造了德国无产阶..

吴茵

吴茵 : 中国女演员。原名杨瑛,天津市人。1934年从客串《新女性》的角色开始了电影生涯,并以特邀演员的身份在快活林、联华、电通、天一、明星等影业公司拍了6部影片。后成为明星公司的基本演员,拍..

伍德沃德

伍德沃德 : 美国女演员。毕业于路易斯安那州的大学。在纽约剧院和电视台的演出获得成功。1954年被好莱坞邀聘,很快跻身影星之列。因在影片《夏娃的三副面孔》(1957)中扮演主角而获奥斯卡奖。伍德沃..

西格尔

希尔

希尔 : 美国导演。曾就读于都柏林专科学校。在爱尔兰开始演员生涯,后在纽约当话剧和电视片导演,为电视台写过剧本。1962年从影(《调整时间》)。搬上银幕的改编作品有《顶楼上的玩具》(1963)、《夏..

吴贻弓

吴贻弓 : 中国导演、电影事业家。浙江杭州人。1956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助理。他执导的影片有《我们的小花猫》(1979)、《巴山夜雨》(1980)、《城南旧事》(1981)..

吴子牛

吴子牛 : 中国导演。四川乐山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执导过:《候补队员》(1983)、《喋血黑谷》(1984)、《鸽子树》(1985,未公映)、《最后的冬日》(1986)、《晚钟》(1987)和《欢乐英雄》(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