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电影语言发展的最新阶段。
50年代末60年代初,法国新浪潮的电影家集中进行这方面实验,它们以意识流文学作品的创作经验为基础,从非戏剧化结构入手,利用镜头内部运动、心理蒙太奇和组接技巧,主观摄影、主观音响、音画分立、时空自由、节奏转换等表现手法,在表现主观意识活动方面创造出崭新的电影语言。电影史上称其为“意识流电影语言”。
即电影语言发展的最新阶段。
50年代末60年代初,法国新浪潮的电影家集中进行这方面实验,它们以意识流文学作品的创作经验为基础,从非戏剧化结构入手,利用镜头内部运动、心理蒙太奇和组接技巧,主观摄影、主观音响、音画分立、时空自由、节奏转换等表现手法,在表现主观意识活动方面创造出崭新的电影语言。电影史上称其为“意识流电影语言”。
[电影]绘画风格:70年代苏联电影及电影文学中的一种新风格,首先由米哈尔科维奇提出。他认为70年代电影进入“绘画风格时期”。绘画风格受德国巴让派影响,强调要挖掘镜头内的丰富表现力,注重镜头结构、场面调度、影调、照明..
[电影]表现主义:又名“表现派”,德国电影史上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具有较大的独创性和典型的民族性,20年代初兴盛一时,产生了长时期的影响。表现派最早的影片是1920年维内导演的《卡里加里博士》,是表现主义电影的代表作。..
[电影]乡土电影:70年代,台湾以现实主义为指导的乡土文学成为台湾文学的主流。台湾部分电影艺术家学习乡土文学理论和创作方法,并吸收西方现代电影中意识流、生活流手法,从70年代末期开始,拍摄了许多“乡土电影”。这些影片..
[电影]电影眼睛派:苏联电影史上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流派。它是由着名导演维尔托夫和他领导下的一群青年纪录电影工作者组成。1922年,他们以首创的杂志片《电影真理报》为中心,开始了大型纪录片的实验工作。他们认为电..
[电影]德国后期先锋派:德国后期先锋派的影片受苏联“电影眼睛派”的影响很大。里希特1927年在《午前的幽灵》中应用了法国先锋派电影的一些手法。但在《赛跑交响乐》中,却使用了“电影眼睛派”的手法。1926年后,他开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