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派电影发祥地之一的德国,在50年代还残存着先锋派电影的残余,但已失去了原有的进步意义,成为纯粹逃避现实的一个电影派别。
1956年,医生杜姆尼兹拍摄了一部带有强烈表现主义色彩的先锋派影片《约那斯》,并在同年的西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展出。这部影片在联邦德国曾成为各电影俱乐部热烈讨论的中心。这种电影派别被称为玩票式的先锋派。
先锋派电影发祥地之一的德国,在50年代还残存着先锋派电影的残余,但已失去了原有的进步意义,成为纯粹逃避现实的一个电影派别。
1956年,医生杜姆尼兹拍摄了一部带有强烈表现主义色彩的先锋派影片《约那斯》,并在同年的西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展出。这部影片在联邦德国曾成为各电影俱乐部热烈讨论的中心。这种电影派别被称为玩票式的先锋派。
绘画风格:70年代苏联电影及电影文学中的一种新风格,首先由米哈尔科维奇提出。他认为70年代电影进入“绘画风格时期”。绘画风格受德国巴让派影响,强调要挖掘镜头内的丰富表现力,注重镜头结构、场面调度、影调、照明、彩色..
超现实主义运动:是由阿陀·基罗为中心的一部分年轻的超现实主义者发起的,在某些方面属于1927年的先锋派范围之内。阿陀·基罗认为“电影的本质是超现实的”,“它是如梦般地去表现生活潜在内容的工具”。超现实主义者的探..
新理智主义:是现代电影中一种新的哲理影片的创作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是瑞士着名导演英格玛·伯格曼。他乐于用抽象的哲学概念作为影片的中心,是一再把影片放到理性环境中去的第一位知名艺术家。其主要作品的电影思想在一..
溶合风格:正剧、喜剧、悲剧的样式界限历来是泾渭分明,不可逾越的。但由于生活本身是兼有喜剧、悲剧和正剧以至闹剧等因素,而且是相互溶合渗透的。所以70年代有不少影片突破这种人为界限,在“严肃”的正剧片中渗入喜剧的幽..
印象主义电影:法国电影的一个学派。该学派的电影反映出了电影艺术中的先锋主义意图,是卡努杜“第七艺术”理论的最直接的继承人和实践者,存在于1917~1928年,其理论家和中心人物是德吕克。它崇尚自然和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