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电影学会于1973年7月在渥太华举行电影节,每年8月至10月之间举行一次,为期两周左右。
它得到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联合会的承认和支持。其目的是展出加拿大本国出品的优秀影片并介绍世界各地的优秀影片,以增进国内外电影工作者的交往与合作。凡加拿大和世界各地出品的优秀影片均可报名参加映出。
但对有争议的政治影片,电影节组织者有权决定禁映。
加拿大电影学会于1973年7月在渥太华举行电影节,每年8月至10月之间举行一次,为期两周左右。
它得到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联合会的承认和支持。其目的是展出加拿大本国出品的优秀影片并介绍世界各地的优秀影片,以增进国内外电影工作者的交往与合作。凡加拿大和世界各地出品的优秀影片均可报名参加映出。
但对有争议的政治影片,电影节组织者有权决定禁映。
黄佐临:【生卒】:1906.10.24—【介绍】: 原名黄作霖。笔名佐临。祖籍广东番禺人,生于天津。1925年从教会学校毕业后,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社会经济学。经常参加学校的业余戏剧活动,并研究戏剧理论。创作有独幕剧《东西》、《..
顾工:【生卒】:1923.11.11—【介绍】: 原名顾菊楼。上海人。少年时代在北京读书,1944年回到上海,家贫辍学,参加业余剧团。1945年参加新四军,在军部文工团工作。曾参加孟良崮和淮海等战役,受到很大的锻炼和考验。1948年创作秧歌..
栾少山:【生卒】:1906.12.22—1973.5.18【介绍】: 号旭东。山东福山人。1941年参加八路军,在胶东五旅政治部国防剧团当演员,任该剧团戏剧艺术顾问。1949年任国防剧团副团长兼创作组组长。作品有秧歌剧《败子回头》,歌剧《张得保..
董每戡:【生卒】:1907.6.30—1980.2.13【介绍】: 原名董华,曾用名杨大元、杨每戡。笔名有戈力士、丐丐等。浙江温州人。1926年毕业于上海大学,不久参加中国文化大同盟,1928年,为上海《时事新报》副刊《戏剧运动》特约撰稿人。三..
凌子风:【介绍】: 四川合江人。初中毕业后,考入北平美术专科学校读书。学习期间与蓝马等组织美美剧社,业余演出进步话剧。1935年入南京国立戏剧学校舞台美术系学习,曾编演过独幕话剧《狱》。1938年在武汉中国电影制片厂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