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

吴天:

【生卒】:1912.8.27—

【介绍】:

原名洪为济。

号一舟,又名洪吴天,洪为忌。笔名有违忌、洪叶、方君逸等。江苏扬州人。

1931年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读书时,领导学生运动,积极参加大学联、自由大同盟、左翼剧联的工作,后被学校开除并被逮捕。获释后,1933年在南京从事左翼戏剧工作。1935年赴日本东京留学,参加左联东京支部的东流社、杂文社,组织中华戏剧座谈会,从事文学和戏剧的创作活动。改编了果戈理的《巡按使》为《视察专员》,并创作话剧《洪水》。1936年回国后,因遭通缉追捕,去马来亚、新加坡等地从事教育工作和业余戏剧工作;发起组织星洲业余话剧社,组织和领导抗敌后援会,创作独幕剧《伤兵医院》、《春回来了》、《同心合力》、《活该》等。

1938年回国,继续从事革命戏剧活动。先后任上海剧艺社编导、上海戏专教务主任,《前线日报》副刊及《文章》杂志编辑。创作有独幕话剧《走》、《被迫害的》和《雾晨》,曾合为《孤岛三重奏》出版。1940年出版四幕悲剧《海燕》。

1941年出版独幕剧集《囤户》,发表独幕话剧《奖状》、《月夜》、《二旅客》,后结集《海内外》出版。同年还出版五幕话剧《家》(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和六场话剧《春雷——新的传奇》。1942年创作五幕话剧《四姐妹》、《银星梦》,六幕话剧《离恨天》。1943年创作独幕话剧《满庭芳》。

1944年出版五幕话剧《花弄影》。1945年出版五幕话剧《秦淮月》、四幕话剧《红豆曲》。这一期间,还翻译了弗列特力支的话剧《马汉姆教授》,法国柯克兰的戏剧论着《表演艺术论》。1946年出版戏剧理论着作《剧场艺术讲话》,编写电影剧本《一帆风顺》、《喜迎春》、《忆江南》(与人合作),改编五幕十二场话剧《红楼梦》、七场话剧《子夜》、三幕四场话剧《蝴蝶夫人》、三幕话剧《笑声泪影》。

1948年出版三幕笑剧《无独有偶》。建国后,先后任中央电影局电影演员剧团副团长,北京、长春、珠江等电影制片厂编剧和导演,从事电影剧本的编导工作。

创作并导演的影片有《国庆十点钟》、《换了人间》、《空印盒》等,还创作了描写闻一多斗争事迹的电影剧本《拍案颂》。

为您推荐

杜宣

杜宣:【生卒】:1914.4.28—【介绍】: 原名桂苍凌。江西庐山人。1932年在上海中国公学中学部学习,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当局开除。1933年元旦参加创立三三剧社,为干事会成员。该社属“剧联”领导,曾在工厂和学校演出独幕剧《乱..

杨嘉

杨嘉:【生卒】:1917.8.20—【介绍】: 原名杨家驹。笔名有韦如、言言等。广州人。抗战爆发后,在新加坡、马来亚、西贡等地华侨中间,从事教育及抗日文艺活动。曾任新南洋出版社及《南侨日报》编辑,组织星洲实验话剧团,在新加坡、..

汪仲贤

汪仲贤:【生卒】:1888—1937【介绍】: 学名效曾,字仲贤。笔名有优游、UU、陆明悔等。安徽婺源人。1905在南京水师学校毕业后,组织文友社,1908年与朱双云、任天知组织一社,演出于天仙茶园。1910年参加进化团,演出于新舞台。后..

张真

严恭

严恭:【生卒】:1914.1.19—【介绍】: 江苏南京人。少年时代曾当过米店学徒、电报局递报生。1933年参加左翼剧联南京分盟及其领导下的大众剧社和磨风艺社,演出《娜拉》、《香稻米》等话剧。1935年考入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到..

杜烽

杜烽:【生卒】:1920.8.7—【介绍】: 河北邯郸人。1936年在保定读中学时,参加演出宣传抗日救亡运动的戏剧《淞沪之战》。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到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从事编导和行政领导工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随军..

杨润身

杨润身:【生卒】:1923.7.31—【介绍】: 河北平山人。1937年开始参加抗日工作。1939年在晋察冀边区民族革命中学任学校剧团副指导员。1942年任平山县柴庄小学教师,后任校长。1944年参加集体创作街头剧《炕头会》、多幕剧《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