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主义_

超现实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法国兴起的社会思潮和文艺运动,影响波及欧洲各国。涉及文学、美术、戏剧、音乐等各个领域。它从达达主义中吸收了反传统和自动性创作的观念,但克服了达达主义否定一切的弱点,有比较肯定的信念和纲领,作为美术运动,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传播最广。

为您推荐

蛋彩画_

蛋彩画:,用蛋黄或蛋清调和颜料绘于敷有石膏表面的画板上的画。早在3,000多年前就在埃及墓室壁画中运用。嗣后由罗马传到欧洲,盛行于14~16世纪,成为文艺复兴时代西方画家重要的绘画技巧。蛋彩运用在壁画上称为湿壁画。湿壁..

戏剧改良备面观

戏剧改良备面观:傅斯年着。原载1918年《新青年》第5卷第4号,后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作者从六个方面论述了改革旧戏,创造新戏的必要性。一、作者认为中国戏剧从宋朝到现在,经过七、八百年的进化,还没有真正..

艺术_

艺术:,通过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形象地反映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由于表现手段和方式不同,可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语言艺术(文学)和综合艺术..

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

讽刺剧

讽刺剧:喜剧的一个支流,或称讽刺喜剧。它以夸张的手法组织戏剧情节,表现生活中消极、落后、反动的事物和积极、向上、进步的事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我国话剧史上,成功的讽刺剧出现较晚。李健吾的《新学究》(1937年)的主角康..

街头剧(广场剧)

街头剧(广场剧):为扩大宣传效果,突破一般戏剧舞台和剧场条件的限制,在街头或广场进行演出,这种戏剧的形式称为街头剧或广场剧。抗日战争时期,街头剧在我国城乡颇为流行,演出的剧目多为广大群众迫切关心的内容,演出过程中演员..

独角剧

独角剧:三十年代曾在上海剧坛上出现的一种戏剧类型。全剧仅有一个人物,故称独角剧。其台词常为“虚位的对白”,而不是“独白”。亦即其台词是在跟一位虚拟的人物对白,或将“神”做他的对象而成为“祷告”。为了使祷告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