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戏剧

电影与戏剧:

重庆《新民报晚刊》副刊。

周刊。1943年1月22日创刊,终刊日期不详。姚苏凤主编。内容以剧运讨论和演出评论为主。主要撰稿人有姚苏凤、刘念渠、舒湮、颜再生等。第1期刊载夏衍《为“文明戏”呼冤》的短文,指出了早期文明戏的进步性,强调这些戏剧改革的先行者是始终关心人民、国家、社会的,他们的艺术置身于民族、国家、社会之中。

第69期刊载的赵超构《延安的剧运》一文,介绍了共产党领导下的现代话剧运动以及平剧等地方戏曲的改革情况。此外,赵铭彝、于伶、刘念渠、陈白尘等先后发表过多篇戏剧短评。

凤子以《舞台漫步》为题,写下了自己舞台艺术生涯的全过程,这部长篇连载叙述了凤子从学戏、演戏到写戏的一段不寻常的经历。叶露茜等也发表了各种演剧心得等短文。1944年5月28日的“悼念江村专辑”,刊载了郭沫若《悼江村》,阳翰笙《怅问》和刘念渠、凤子、史东山等人的悼念文章。关于剧坛动态的专栏先后有“一周集谈”(舒湮、包时、克尼、苏凤等撰稿),“每周闲话”(唐纳主笔)、“周间旁白”(xyz主笔),和“每周座谈”(苏凤、唐纳、克尼等撰稿)。

1945年9月6日起,刊名改为《戏剧与电影》,曾辟有“剧人图象”专栏,介绍了曹禺、夏衍、贺孟斧、于伶等戏剧家。

为您推荐

戏剧与电影

戏剧与电影:汉口《武汉日报》副刊。周刊。1946年12月1日创刊,1947年7月12日第24期后停刊。龚晓岚主编。内容以电影、戏剧评论为主,汉剧、楚剧等传统地方戏的改革讨论占有较多篇幅。戏剧部分主要撰稿人有舒絜华、江之歌、..

戏剧运动

戏剧运动:上海《民报》副刊。周刊。1934年4月1日创刊,同年7月1日第14期后未见刊出。内容偏重于剧运宣传和演出评论,主要撰稿人有华训义、刘流、胡英、卢菲等。华训义、沈淳等撰写了《复兴戏剧运动底检讨》,《戏剧运动的衰..

正剧(悲喜剧)

正剧(悲喜剧):戏剧样式的一种。与悲剧、喜剧并列。在西方戏剧史上,它比悲剧、喜剧晚出两千多年。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戏剧家狄德罗首创这种戏剧样式的理论。它以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矛盾为基础构成戏剧冲突,不..

戏剧新闻

舞台

舞台:重庆《民主报》副刊。周刊。1946年8月10日创刊。现代戏剧学会研究部编辑。主要撰稿人有刘念渠、刘沧浪、辛慕等。由于抗战胜利后,现代戏剧运动步人低潮,所以剧运前途的讨论占有较多篇幅,刘念渠《论戏剧工作者的再教..

戏剧时代

戏剧时代:月刊。1943年11月11日创刊于重庆,1944年10月11日1卷6期后未见出版。编委会成员为洪深、吴祖光、马彦祥、焦菊隐、刘念渠。为抗战后期国统区主要戏剧刊物之一,撰稿人除编委会成员外,还有夏衍、陈白尘、张骏祥、曹..

戏剧生活

戏剧生活:季刊。1949年1月1日创刊于成都,同年6月30日夏季号(第2期)后未见出版。内容有“长春树”(戏剧工作研究)、“自家人好算帐”(戏剧评论)、“相见恨晚”(戏剧工作者的回忆和介绍)、“芳草天涯”(国内外戏剧动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