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

S·O·S:

独幕话剧。

适夷着。原载1932年《北斗》第2卷第1期。剧作描写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沈阳时,一群富有爱国心的电台人员临危不惧,向全世界发出了中国人民英勇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呼号。剧作结构紧凑,在戏剧冲突中揉入了新闻报道的某些因素,真实地展现了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奉行不抵抗主义,致使敌寇长驱直入,东北沦落敌手,人民颠沛流离,以及爱国民众奋起反抗的历史情景。

剧作表明作家的创作“跟着时代的转换”而“转换了新的方向”(适夷《〈病与梦〉后记》)反映了左翼戏剧运动在抗日救亡运动日趋高涨的形势下所取得的成就,为抗战初期小型化的抗日戏剧的兴起作了有益的探索。抗战初期曾广泛演出,引起很好的社会反响。

为您推荐

喷火口

喷火口:独幕话剧集。舒谦着。1942年7月福建永安福建省政府教育厅戏剧教育委员会初版。戏剧教育丛书第二集第二种。内收《毒》(1937年12月作,初刊1938年福州《抗敌戏剧》第1卷第7、8期合刊)、《喷火口》(1938年2月作、初..

获虎之夜

获虎之夜:独幕话剧。田汉着。初刊1924年1月上海《南国半月刊》第二期(未刊完)。初收1924年12月上海中华书局版《咖啡店之一夜》。剧本描写辛亥革命后湖南山村的一幕爱情悲剧,反映了青年男女对婚姻自由的追求与反抗精神..

放下你的鞭子

放下你的鞭子:街头剧。陈鲤庭编。1931年10月10日首演于上海南汇,导演章泯。1932年秋,作者接受上海左翼剧联的安排,去青浦辅导浦青剧社演出,第一次刻印油印本(未署名)。随着抗日斗争形势的发展,该剧在北平、上海、汉口、成都..

佛西抗战剧集

英雄与美人

英雄与美人:五幕剧。陈大悲着。载1920年7月12日——8月10日《晨报》副刊。初收1929年3月上海现代书局版《张四太太》。剧本反映的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段生活。革命党人张汉光来到长沙,准备起事,遇见他的旧情人林雅琴。林..

王三

王三:独幕话剧。熊佛西着。初刊1928年5月上海《东方杂志》第25卷第9号。英译本初刊1932年5-6月北平《辅仁杂志》。1929年6月北平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初版。1928年8月北平艺专戏剧系在北平复活公演中首演,导演熊佛西。..

后方小喜剧

后方小喜剧:独幕话剧集。陈白尘着。1942年2月重庆生活书店初版。1944年11月重庆学艺出版社出版。内收《未婚夫妻》(后方小喜剧之一,初刊1940年重庆《文学月报》第1卷第5期)、《禁止小便》(后改名《等因奉此》。后方小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