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文学网!
蒋光慈(1901—1931):诗人、小说家。原名蒋光赤,安徽霍邱人。曾留学苏联。1928年与钱杏邨等人组织太阳社,创办《太阳》月刊,提倡革命文学,为无产阶级文学最早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著有诗集《新梦》、《哀中国》,短篇小说集《鸭绿江上》,中篇小说《少年飘泊者》、《短裤党》、《田野的风》、《冲出云围的月亮》等。
茅盾(1896—1982):作家、文艺批评家和文艺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1921年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写实主义”文学。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担任领导职务。抗日期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中华人..
刘半农(1891—1934):文学家。名复,字半农,江苏江阴人。1917年前,曾任中华书局编辑,以“半侬”的笔名发表过旧体小说和译文。后到北京,任教于北大预科,并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用白话写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积极倡导者之一。1925年秋自欧洲..
林语堂(1895—1976):作家。原名林和乐,福建龙溪人。早年留学美国和德国,曾在北京大学及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创办编辑过《论语》、《人世间》、《宇宙风》等杂志。著有散文集《剪拂集》、《大荒集》、《自己的话》、《锦秀集》等..
周作人(1884—1967):散文家、翻译家。原名櫆寿,字星杓,自号启明、知堂等,晚年改名遐寿。浙江绍兴人。早年留学日本。新文学运动初期,提出“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的口号,对“五四”时期的创作,产生较大影响。1921年和沈雁冰等人发起组织..
沈尹默(1883—1971):现代诗人。原名君默,陕西兴安人。早年留学日本。五四时期,担任过《新青年》编辑。文学革命初期,是最早倡导和创作白话诗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作表现了人道主义和个性主义思想。代表性作品有《鸽子》、《人力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