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文学网!
蒲松龄(1640—1715):清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221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山东淄博)人。早年即有文名,深为施闰章、王士祯所重,但屡试不第,71岁始成贡生。一生潦倒,过着“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的清贫生活。除中年一度在宝应作幕客外,都在家乡为塾师。著作很多,诗、文、词、赋、戏曲、俚曲等均有佳作。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最负盛名,该书以谈狐说鬼的浪漫主义手法,揭露抨击封建礼教的束缚、科举制度的腐朽、封建统治的黑暗,主张个性自由,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现实生活,艺术成就也达到古代文言小说的高峰。又有《聊斋诗集》、《聊斋文集》、《聊斋俚曲》及关于农业、医药等的通俗读物多种。
方东树(1772—1843):清文学家、学者。字植之,安徽桐城人。诸生。青年时从姚鼐学古文,为桐城派作家。中年后专攻学术,以治经史著名。曾主讲庐州、亳州、宿松、廉州、韶州等书院。所著《昭昧詹言》为清代重要诗话之一。又有《汉学商兑..
吴汝纶(1840—1903):清末散文家。字挚甫,安徽桐城人。同治进士,历官深州、冀州知州。后充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赴日本考察学制。曾师事曾国藩,为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其散文长于议论,说理周详,行文平质老练。论及时政,主张改良,支持洋务运..
纪昀(1724—1805):清学者、文学家。字晓岚,号石云,别号春帆,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卒谥文达。以学识为乾隆帝赏识,命为621《四库全书》总纂官,主持编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诗及骈文多为歌功颂德、宣..
王士祯(1634—1711):清诗人。原名士禛,死后因避雍正(胤禛)讳,改称士正,乾隆时,诏命改称士祯,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新城(今山东桓台)人。顺治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谥文简。其诗力辟公安、竟陵二派,又反对宋诗之质直,独以神韵为宗,强..
张惠言(1761—1802):清文学家、经学家。字皋文,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嘉庆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深于《易》、《礼》。散文简洁,与恽敬同为“阳湖派”的开创者;又工词,深沉蕴藉,为“常州词派”创始人。有《茗柯文》五921卷、《茗柯词》一卷,又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