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先锋剧团——驻马店豫剧团②

驻马店市先锋剧团——驻马店豫剧团:驻马店市先锋剧团1949年8月底成立,前身是国民党汝南县八区宣传队,其大部分演职员于该年7月流动到驻马店后,因演出《义烈风》、《霄壤恨》、《王贵与李香香》等戏,受到政府和市民好评,引起重视,政府遂委派文化干部任该团团长,对剧团进行政治教育,不久即在街头上演了《觉悟》、《抓壮丁》等新节目。1950年3月市总工会在剧团发展了44名工会会员,剧团从此成了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1950年8月与人民豫剧社合并,组成了驻马店豫剧团;1956年年底又改为地方国营,从此迅速发展。并以擅演现代戏闻名。多年活动在郑州、武汉、西安、铜川、洛阳、南阳、新乡、安阳、信阳、许昌、漯河及湖北、安徽、河北等省的部分地区。代表剧目有《射虎缘》、《西厢记》、《白蛇传》、《盘丝洞》、《红楼梦》、《破天门》、《打金枝》、《阳河堂》、《舍妻审妻》和现代戏《红岩》(上下部)、《八一风暴》、《苗山颂》、《山乡风云》等。主要演员先后有蒋志华、郝瑞英、李明亮、李文学、马兰芳、王秀彦、曹锡忠、张文斌、詹玉珍、丁水兰、巩集勋、姜克勤、焦秀英、郭秀珍、王其梅、赵玉华、魏法民、陈秀枝、吴玉英、韩桂花、王玉娥、马玉莲、祝发来、郭梅英、陈志强、张桂花、侯喜莲等。1953年至1956年、1963年至1965年、1978年至1983年是该团的三个鼎盛时期,演职员最高时曾达100多人。


驻马店豫剧团





为您推荐

联艺剧社——濮阳县红旗豫剧团——濮阳县豫剧团②

联艺剧社——濮阳县红旗豫剧团——濮阳县豫剧团:1950年由大众剧社、风雨剧社合并而成,社长吕芳。1952年易名联艺剧社,隶属濮阳县文化馆,社长刘文选。1958年更名为濮阳县红旗豫剧团。1969年全体下放农村,1973年恢复原建..

滋阳县和平剧社——兖州县(市)豫剧团②

滋阳县和平剧社——兖州县(市)豫剧团:1949年年底初建于山东滋阳县,称滋阳县和平剧社。1958年与曲阜剧团合并,改名曲阜一团。1962年曲阜、滋阳分治,该团与曲阜二团合并,整编为60人,始称现名。剧团原演出山东梆子,1956年..

长垣县群艺剧社——长垣县豫剧团②

长垣县群艺剧社——长垣县豫剧团:始建于1949年,以垴里集戏班为底班另招收部分艺人共60余人组成。初由县长孙福臻起名“长垣县群艺剧社”(豫剧),社长王士禄(鼓师)、尚天增(红脸)。主要演员有杨金玉、马双枝、王金凤、邓..

蚌埠市淮声豫剧团——蚌埠市梆剧团②

单县人民剧社——单县豫剧团②

单县人民剧社——单县豫剧团:前身系活动在鲁、豫、皖交界地区的高调梆子“艺和班”(又名共艺班)。1949年正式划归山东单县政府领导,并命名单县人民剧社。李智勇、段新谋为社长,演员50余人。1954年改名为单县一团,人员8..

郑州市人民剧团——河南省人民剧团②

郑州市人民剧团——河南省人民剧团:1949年5月在郑州市文化馆主持下由艺人自行组班,成立郑州市人民剧团。1950年转入中南军区后勤部所属的中原影剧院,改名联艺剧团,后交归地方。1953年由省文化局领导,并正式定名为河南..

确山县人民剧社——确山县豫剧团②

确山县人民剧社——确山县豫剧团:确山县人民剧社建于1949年,前身是“国民党确山县党部宣传队”。经整顿后成为由县文化馆领导的专业表演艺术团体。负责人张晓峰、石有智等。演职员50余人。主要演员蒋志华(花旦)、陈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