髯口②

髯口:各种假须的通称。亦称口面。俗称胡子。我国古代男子多蓄须,以髯长为美。传统戏曲中使用的髯口,是在适应表演的原则下,经过长期实践,由艺人们创造出来的。从山西赵城广胜寺明应王殿元代戏曲壁画来看,当时髯口已有不同样式,但都较短,似用绳线串扎挂在两耳上的,紧贴面部,接近生活。从明末刊本《荷花荡》下卷第八出《戏中戏》的插图看,扮王允者挂的黑三和扮董卓者挂的黑满也还是比较短的。髯口的许多改进是在清代才完成的。尤其是京剧的形成过程中,前辈艺人根据现实生活中人们长的各式各样胡子,按戏曲人物的身份、性格、年龄和生理特征,经过艺术夸张,分门别类地创造出各种髯口,通过运用髯口,又创造出甩、扬、绕、撩、抖、挑、推、托、摊、理、抄、撕、吹、捻等十几种表演程式(即髯口功),以各种耍髯口的技巧夸张地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制造舞台气氛。制作髯口称“打髯口”,用牦牛毛或人发,近年出现尼龙制品。用铜丝作须架。髯口颜色主要有黑、灰(称为“黪”)、白三种。偶有戴红髯、紫髯、蓝髯,红黑或黑白二色髯的。髯口的式样很多,京剧舞台上常用的有满髯、三绺、五绺、扎等类别;另有一字、二戳、四喜、五撮等样式。





为您推荐

梳头桌②

梳头桌:化妆用物。也称包头桌。早先旦角化妆,有专用的桌子,上面备有各种化妆物品:若干份片子、大顶、头面、绢花、胭脂、扑粉、口红、眉笔、锅烟子、簪钗、梳子、镜子、刨花缸、片子板等。包头物品则须演员自备。..

平天冠②

平天冠:传统戏冠帽。亦称平顶冠、冲天冠、玉皇冠。顶有一长方形平板,称为延,面镂日月星辰,故又称“日月冠”,板前后沿垂珠帘,称为旈,冠上缀绒球光珠,两侧龙纹耳子,下挂流苏。多用于玉皇、阎王等,商纣王、秦始皇等亦用..

戏装②

戏装:又名戏衣,俗称行头。京剧舞台上演员所穿戴服装、鞋帽的统称。如蟒、靠、官衣、褶子、裙、盔帽、鞋靴等,分类放置管理。大衣箱放置文职官员及男女衣裙;二衣箱为铠靠等武职将士衣裤;三衣箱为水衣、胖袄、彩裤等;盔..

裙袄裤②

薄底靴②

薄底靴:传统戏鞋靴。分素、花两种。素薄底靴用黑素缎布面制成,软胎,靴面前脸线码勾纹,正中滚边皮口,皮包头,靴帮齐踝,靴跟缝线带,靴底皮革反鞝。用于轻装短打类人物。花薄底靴,色缎靴面,彩绣图案,应与服色、花形统一使..

京剧化妆②

京剧化妆:亦称扮戏。包括脸部装扮、衣帽穿戴和道具配置等。大致步骤如下:演员洗脸后,先进行脸上装扮、抹彩和勾脸,旦角需梳大头、贴片子和插戴泡子,生角需勒头、吊眉。然后到三衣箱穿内衣、鞋靴,再到大衣箱或二衣箱穿蟒..

皇帽②

皇帽:传统戏盔帽。亦称王帽、唐帽、堂帽。硬胎。前低后高,黑底龙纹,贴金点翠,正中面牌绒球,顶端缀黄色大绒球二个,旁满布光珠,后有朝天翅一对,两侧龙纹耳子,下挂流苏。绒球、流苏有黄、红、白三种,黄色为正统皇帝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