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子:京剧传统服装。俗称道袍。是一种用途极广的便服,绸制面。男女老少、文武贵贱均可用。在近百年的使用过程中,色彩、纹样、使用上变化较大,分男女两大类。男褶子大襟,大领,大袖带水袖,左右下摆开衩,长及足。分花、素两种。花褶子又有武生、小生之别。武生褶子分上五色、下五色十件,缎制面,两面绣花,外绣花鸟、走兽等纹样,里子满绣小团花,利于武生敞胸时所用。上五色多为纨绔公子、强徒恶霸使用;下五色多为英雄义士、侠客所穿。小生褶子分花、素两种,花褶子本亦为缎面(称硬面)绣满花,后改绸面(称软面),多绣折枝花、八宝、古玩等,分角花、边花、领肩花,更显潇洒雅丽之风度。色彩各异,难以统计,用途甚广:1.家庭社会地位较高及富家公子少爷;2.少年英俊的书生雅士;3.游手好闲的轻浮子弟。素褶用于平民百姓。绸、布面两种,颜色有红、黑、蓝、古铜、秋香等,红色为穿蟒、帔时所衬,故又名衬褶;黑、蓝是遇难书生和贫苦小生使用;家院也穿黑色,腰扎橘黄大带;古铜、秋香为年老者穿用。女褶子有大襟、对襟两种,左右开叉,长及膝。大襟多为布制面素色,老年贫妇穿,有青莲、米色、蓝色等;对襟女褶近百年才盛行,又称时式褶子,绸面,绣有角花,颜色应有尽有,是旦行便服;另外有小领对襟,下摆、衣领、袖口镶异色边的称青衣褶子,为中年妇女所穿。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