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散》②

《广陵散》:琴曲。又名《广陵止息》。此曲在汉代原为广陵地区(今江苏扬州一带)的民间器乐曲,用笙、笛等乐器合奏,即当时流行的相和楚调但曲之一,后在流传过程中于东汉末年发展成大型的古琴曲。魏晋琴家嵇康(223~263)以善弹此曲而著称。据《晋书》记载,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害,临刑前索琴从容弹奏此曲,借此抒发他心中的愤恨与不平。现存最早传谱见于明初朱权编辑的《神奇秘谱》(1425年刊行),书中解题说:“广陵散曲,世有二谱,今余所取者,隋宫所收之谱,隋亡而入于唐,唐亡流落于民间有年,至宋建炎间入于御府,经九百三十七年矣,余以此谱为正,故取之。”全曲分为:开指1段、小序3段、大序5段、正声18段、乱声10段、后序8段,共45段,为篇幅最长的琴曲之一。后人根据此曲各谱分段的小标题均有“取韩”、“投剑”,推测此曲即汉代蔡邕所撰《琴操》中所记载的琴曲《聂政刺韩王曲》。其内容大意是:聂政的父亲替韩王铸剑,因误期被杀。聂政为了报仇,费了许多周折,用10年时间,练成一手卓越的琴艺。在韩王召聂政进宫弹琴取乐时,聂政趁韩王听琴不备,从琴腹中抽出预先藏好的刀子,将韩王刺死。

为您推荐

马可②

马可:现代作曲家。江苏徐州人。1935年在河南大学化学系学习。抗战爆发前后,他投身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曾参加河南抗敌后援会巡回演剧第三队工作。1940年春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和工作,收集、整理了大量民歌资..

《二泉映月》②

《二泉映月》:二胡独奏曲。现代盲艺人华彦钧(小名阿炳)作曲。曲谱最早见于1954年7月北京音乐出版社出版、中国音乐研究所编辑的《阿炳曲集》中。此曲虽然标题雅致、醒目,似乎描写无锡惠山脚下“天下第二泉”的美好自然..

德彪西②

德彪西:杰出的法国作曲家。青少年时期在巴黎学习钢琴和作曲。扎实的专业修养,独特的创作技法,特别是受当时印象派诗人和画家的影响,使他成了“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揭开了20世纪“现代音乐”的序幕。根据印象派诗人..

《高山流水》②

郑律成②

郑律成:现代作曲家。原名郑富恩,祖籍朝鲜,生于全罗南道光州的贫苦农家。1933年来华,在沪、宁等地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学习音乐之际,创作了他的第一首歌曲《战斗妇女歌》。1937年赴延安、在陕北公学学习,其后在“抗大”..

《金蛇狂舞》②

《金蛇狂舞》:民族管弦乐曲。1934年聂耳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工作时,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并亲自指挥乐队演奏录制唱片。《倒八板》也称《扬八曲》、《凡忘工》、《无工板》、《绝工板》等,是《老六板》的变..

西贝柳斯②

西贝柳斯:芬兰作曲家,出生于芬兰塔瓦斯泰乌的一个外科医生家庭。自幼习钢琴、小提琴。16岁起创作室内乐。20岁入赫尔辛基大学法律系,同时在赫尔辛基音乐学院进修音乐理论、作曲法和小提琴。后又赴柏林、维也纳深造。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