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舞”与“软舞”②

“健舞”与“软舞”:唐代常在一般宴会或其他场合表演的小型舞蹈大多来自民间,分“健舞”和“软舞”两大类。“健舞”舞姿敏捷刚劲,有《剑器》、《胡旋》、《胡腾》、《柘枝》、《阿辽》、《拂林》、《黄獐》、《阿连》、《大渭州》、《达摩支》、《棱大》、(也作《大祁》或《大杆》),等“健舞”类中以《剑器》、《柘枝》、《胡腾》、《胡旋》比较著名。“软舞”舞姿优美柔婉,有《绿腰》、《凉州》、《春莺啭》、《乌夜啼》、《垂手罗》、《回波乐》、《苏合香》、《甘洲》、《屈柘枝》(或作《屈枝》)、《团乱旋》(或作《团圆旋》)、《半社渠》(或作《半社》)、《借席》(或作《渠借席》)、《兰陵王》等。“软舞”类中以《绿腰》最著名。

为您推荐

《霸王鞭》②

《霸王鞭》:又名“打莲厢”、“金钱棍”、“打花棍”。过去传统节日中常见的一种舞蹈形式。舞者手拿三尺左右的竹杆,两端挖成小缺口,各串铜钱一叠;也有在木棍上绘上花纹,不装铜钱的。表演时用右手抓住竹杆中间,或上或..

《扁担舞》②

《扁担舞》:又称“打虏列”、“谷榔”、“打榔”(均为壮语译音),是壮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广西马山、都安等县的山乡村寨。舞者至少四人一组,多则十人、八人均可,围在长板凳或舂米木槽旁,每人手拿一根扁担互相敲..

《桃符舞》②

《桃符舞》:也称“色符舞”。越南民间习俗性舞蹈。流行于越南南方中部地区,常在节日时表演。领舞是一位身背小皮鼓的老年人,率领几个手持“钱棍”(一种细长木棍或竹棍,中间串嵌着许多铜钱)的舞女,边敲边舞边唱,向人们..

《采莲队舞》②

《花鼓灯》②

《花鼓灯》: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安徽北部淮河流域。歌舞者,扮男的叫“鼓架子”,动作粗犷有力,多跟头武技;扮女的叫“拉花”(“兰花”或“腊花”)用手帕、扇子和岔伞起舞,打着花鼓用来兴歌起舞。通常在农村的..

《木鼓声声》②

《木鼓声声》:我国西南佤族一种传统舞蹈形式。闪烁着古朴的光彩,具有原始舞蹈的粗犷美,鲜明地反映了佤族人民的民族性格和心理特征。舞蹈取材于原始祭祀的风俗,木鼓凿成后上架,群众围着欢舞的一段生活情景。解放后,摒..

《踢踏舞》②

《踢踏舞》:墨西哥民间舞蹈。是一种以灵活的脚步动作踢地、踏地发出响声,形成丰富而复杂的节奏变化的舞蹈。舞时男穿墨西哥传统服装,头戴宽檐帽,女穿艳丽多彩的舞裙,可以任意摇甩出各种奇异硕大的裙花。此舞手臂、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