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派:中国画流派之一。为明代中期主要画派吴门派和明代晚期主要画派松江画派的合称。吴门派大家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作画取法董源、巨然,气势雄健,沉着浑厚。影响很大。另一大家文徵明(1470~1559),初名璧,一字徵仲,号衡山居士。亦长洲人。学画于沈周,又自成风格。学沈、文者甚众,多为士大夫,崇尚北宋和元代的山水画,注重文学修养,能诗善文,风流蕴藉,有“书卷气”,这都与浙派不同。其中著名画家文伯仁、文嘉、陈道复、陆治、钱穀等均为别名“吴门”的苏州府人,因称“吴门画派”。晚明上海松江董其昌等人追随沈周、文徵明,更重视笔墨表现,用笔洗练,墨色清淡,形成“松江画派”。董其昌(1555~1637),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人。画取董源、巨然、米芾、倪瓒、黄公望之长,讲究笔致墨韵,自谓:“余画与文太史(徵明)较,各有短长,文之精工具体,吾所不及,至于古雅秀润,更进一筹矣。”画风影响清代三百年画坛。松江画派又可细分以赵左为首的“苏松画派”,沈士充为首的“云间画派”,顾正谊为首的“华亭画派”。明代松江属吴地,虽然吴门派和松江派画风有所不同,但画史上习惯合称为“吴派”。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