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形式美法则②

建筑的形式美法则:指构成建筑形式美的基本规律。一个建筑给人以美或不美的感受,在人们心理、情绪上产生某种反应,存在着某种规律。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就反映了这种规律。建筑鲜明的形象特征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主要来自建筑艺术的形式美。建筑的形式美只属于建筑,即它是建筑,而不是绘画和雕塑;也不能从属于建筑的功能。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就归纳出建筑形式美的“黄金分割”的比值。现代西方建筑大师柯比西耶对人体进行图解分析,发现人体各主要部分之间也存在这种比例关系,并据此将建筑的空间与标准构件的关系协调起来。人们还将古希腊、罗马建筑遗迹中的五种柱式——陶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思柱式、塔斯干柱式和混合式柱式加以分析比较,得出最美的比例关系,作为建筑形式美的范本。建筑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汇,如序列组合、空间安排、式样造型、色彩质地、装饰花纹等。在建筑过程中,建筑师必须按照形式美的法则来应用这些语言。在建筑艺术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形式美法则主要有:建筑体型的几何关系和主从关系,建筑的对比与微差、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重复与再现、渗透与层次、高潮与收束、变化与统一等。还有结合人的审美动向,来探索某些特殊的建筑形式美法则,包括建筑的性格特征、风格特征、民族特征、地域特征、结构特征、材料特征等。

为您推荐

罗马建筑②

罗马建筑:又称“仿罗马建筑”,“似罗马建筑”或“伪罗马建筑”。西欧封建社会9到12世纪的建筑风格。因为既像古罗马建筑风格又非古罗马建筑风格,故名。主要类型除教堂、修道院外,还有封建主庄园、宫堡、城堡等。一般以..

地下建筑②

地下建筑:建造在岩层或土层中的建筑。人类最早是利用天然洞穴作为居所的,后来才到地面上建房。我国西北、华北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黄土地层便于挖掘和气候干燥,穴居的传统延续至今。产业革命以后,现代地下建筑迅速发展18..

居住建筑②

居住建筑:供满足私人生活起居之需的建筑物的统称。一般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住宅形式,要求保证居住的安全、便利和私密性,平面布局多为对外封闭而外向开敞。由于各地气候条件和使用建筑材料、结构方式的不同,我国各民族的..

哥特建筑②

大跨度建筑②

大跨度建筑:一般指横向跨越30米以上空间的各类结构形式的建筑。它包括折板结构、薄壳结构、网结结构、钢管结构、悬索结构、充气结构、篷帐张力结构等建筑类型。大跨度建筑多用于民用建筑中的影剧院、体育馆、展览馆、..

生产建筑②

生产建筑:供生产用的建筑物的统称。它又可分为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两大类。工业建筑随着产业革命而产生,由于大规模的工业建设而兴盛。工业建筑种类繁多,按产业的不同分为钢铁厂建筑、机械制造厂建筑、水泥厂建筑、造船..

美洲古建筑②

美洲古建筑:指16世纪欧洲人侵入美洲大陆之前当地土著人民的建筑。当时居住在中美洲的,主要是雅玛人、托尔特克人和阿兹特克人;居住在南美洲的,主要是印加人。这些土著民族在古代都有过较高的文化,城市、宫殿、宗教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