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画本》②

《板桥画本》:郎静山摄。这幅作品是在1928年模仿郑板桥的画意而创作出来的。画面大面积空白,从左上方伸出数枝竹叶,遒劲、锋利。郎静山在参加华社期间,借鉴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六法”,潜心研习,加以发挥,创作了不少具有中国水墨画韵味的风光照片。当他的这幅《板桥画本》在华社二届影展展出时,当时便有人评论道:“郎静山竹枝一帧,裱以黄绫,题曰‘板桥画本’,观其清影婆娑,宛然板桥道人手笔也”。在中国早期的摄影艺术创作中,仿古画意的作品可谓不少,如陈万里就有《仿倪云林松石小景》等,这样一种把中国绘画艺术的方法融汇到摄影中的倾向,确实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摄影艺术的发展。《板桥画本》既体现了郑板桥画意的精髓,又有郎静山自已的创造成分。

为您推荐

剧本②

剧本:是戏剧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它主要由对话体构成,通过剧中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展示情节,塑造形象。剧本是伴随着戏剧的发展而产生的,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戏剧演出的基础;另一方面,它又显示着独立的文学价值。适..

《太阳与人》②

《太阳与人》:易水生创作的彩色摄影,获1988年第15届全国影展金牌奖。这幅彩色照片画面主要由一轮太阳和一个女性人体轮廓组成。太阳呈桔黄色,人体的轮廓曲线从太阳和暗蓝色的背景中隐约可见。这幅作品选题角度新颖,表..

亚当斯②

亚当斯:美国摄影家。出生在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舅父在约塞密提开照相馆。14岁时亚当斯去约塞密提疗养,为当地的风光所陶醉,从此热爱上摄影事业,他虽然也学过钢琴,但对摄影的兴趣有增无减。亚当斯曾经师承威士顿,成为..

《出生后的第一个五分钟》②

《鲁迅先生和青年木刻家交谈》②

《鲁迅先生和青年木刻家交谈》:沙飞摄于1936年10月8日。沙飞曾多次受鲁迅指教,与鲁迅来往亲密。他拍摄了不少关于鲁迅的照片。这幅照片是鲁迅参加木刻展览会和青年版画家交谈时摄下的。以展览厅为背景,几个参观者正悠..

戏剧冲突②

戏剧冲突:是戏剧作品中必须具有的因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以及人物自身所存在的矛盾所引起的尖锐对立。由于戏剧文学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剧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因而就要求必须抓住社会..

《消逝》②

《消逝》:又译《弥留》,英国摄影家罗宾逊的作品,绘画主义摄影代表作之一。该作品创作于1858年,以5张底片组合而成,表现一位少女弥留之际的悲怆情景。画面上共有4个人物:斜躺着的少女,背后的姐姐,对面的母亲和面向窗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