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性②

夸张性:戏剧的特质之一。话剧的夸张性是指话剧在创作、演出过程中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往往对实际生活现象和人物进行了高度的集中概括和凝炼而言,它不复是生活实际原样的照相,而是有了某种“夸张性”。这种夸张性既表现于内容的提炼,结构的巧于安排,人物性格某一点的突出塑造,也表现在它的舞台动作和台词上。如:在内容选择和结构安排上,话剧要求高度凝炼,要有戏剧冲突,而这种戏剧冲突的形成,则往往要把生活中的矛盾予以高度集中(亦即夸张),使之突出;在人物塑造上,话剧不允许人物性格慢慢显现和演化,于是常常集中刻画其性格中最突出的部分,给人以强烈印象,这种“突出”往往强化人物性格中的某一点,既是集中,亦是“夸张”。此外,话剧表演形体动作一般幅度较大,具有夸张特色,台词也往往是实际生活中人物对话或内心活动的高度集中,不似实际生活中那样平板、缺少波澜,这之中也溶有了夸张。话剧的夸张性与话剧的假设性相通,又是话剧逼真性的升华。

为您推荐

舞台灯光②

舞台灯光:简称“灯光”,也叫“舞台照明”,是舞台美术的造型手段之一。舞台灯光的主要任务是:在舞台演出时,根据导演的艺术构思,布景设计图的要求和展示剧情的需要,运用舞台灯光设备(如照明灯具、特技效果灯具、幻灯、控..

程式动作②

程式动作:戏剧表演艺术术语,一般指从生活出发,将生活中的某些动作行为加以提炼、美化和夸张性的艺术加工,并经过舞台实践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含义的规范性的表演动作。程式动作是歌剧、舞剧、舞蹈,尤其是中国戏曲演员进..

逼真性②

逼真性:话剧艺术是通过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来反映实际生活的,但这种舞台上的社会生活并非真正的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而是经过了剧作家等的集中、概括和提炼。话剧的“逼真性”是指由于话剧艺术创造者们(包括了剧作家、..

音响效果②

曾孝谷②

曾孝谷:中国早期话剧(新剧)活动家。四川成都人,名延年,字孝谷,号存吴。曾孝谷清末留学日本,1907年在日本东京与李叔同等人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新剧剧团春柳社。曾孝谷是这个团体重要的创建人和活动的重要组织者,中国早期..

化妆②

化妆:戏剧、电影等表演艺术塑造人物外部形象的造型手段之一。化妆一般要求根据剧中人物(角色)的性别、身份、年龄、性格、民族和职业等特点,利用化妆材料塑造不同角色的外部(主要是面部)形象。话剧、电影等剧中人物的..

王钟声②

王钟声:中国早期话剧(新剧)活动家,字熙普,河南人。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因参加上海起义,被满清政府杀害于天津。王钟声1903年到上海,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拥护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曾以演说进行革命宣传。1907年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