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戏②

木偶戏:戏曲剧种。一种由演员操纵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戏剧。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一般分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和铁线木偶四类,各有其艺术特色。提线木偶的木偶形体多在1尺上下,关节部分各缀以线,演员在上空提线操纵木偶动作。我国宋代就有“悬丝傀儡”之称,福建泉州和龙岩的提线木偶线十分著名。杖头木偶的形体一般在2尺左右,装有三根操纵棍,演员用棍举起木偶并操纵其动作。北京的托偶戏、四川的木脑壳戏和广东的托戏都属这一类。宋代便十分流行,当时称“杖头傀儡”。布袋木偶又叫手托傀儡,形体较小,头部连在布袋上,外加戏装。演员以手伸入布袋操纵木偶动作,旧时常在街头演出的扁担戏,北京的要苟利子、福建的布袋戏,南昌的被窝戏均属此类。铁线木偶也叫“铁枝戏”,演员用三根竹管套上铁枝操纵木偶的躯干和双手,身段和手势特别灵活细致。世界许多国家都有木偶戏,中国的木偶戏相传出于汉代,盛于唐宋,当时都用“傀儡戏”之名。现在我国的木偶戏多用戏曲曲调演唱,少数采用对话和歌舞形式。

为您推荐

康子林②

康子林: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又名芷林,四川邛崃人。10多岁进入老庆华班习艺,先后从师于名旦彭子元,名小生傅莱生,何心田。主要扮演文武小生一类角色。辛亥革命后,联合长乐班、宴乐班、翠华班等川剧班社的著名艺人组成..

评剧②

评剧:戏曲剧种。流行于北京、天津、内蒙古自治区和华北、东北各省,系河北东部滦县一带的“对口莲花落”,于清末吸收京剧、河北梆子以及皮影、大鼓等音乐和表演艺术而形成。早期曾称“平腔梆子戏”或“蹦蹦”。萌芽时期..

梅兰芳②

梅兰芳: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名澜,字畹华,原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四大名旦”之一。出身京剧世家。祖父梅巧玲是著名花旦,伯父梅雨田是著名琴师。梅兰芳8岁学戏,11岁登台,曾拜陈德霖为师。擅演青衣、花旦、刀马旦各..

孔尚任②

皮影戏②

皮影戏:戏曲剧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作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过去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演员一边操纵一边演出,并配以音乐。中国的皮影戏早在北宋时期..

刘鸿声②

刘鸿声: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一作刘鸿升,字子余,号泽滨,顺义(今属北京市)人。刘原为小刀铺学徒,因业余爱好戏曲而加入京剧班社演唱。先扮演净角,深受穆凤山等人赏识,曾以《八本铡判官》等剧而享有盛誉。后改演老生戏,..

梆子腔②

梆子腔:戏曲声腔。我国北方地方戏曲中,用硬木梆子作打击乐器以按节拍的剧种的统称。包括秦腔(陕西梆子)、晋剧(山西梆子)、豫剧(河南梆子)、河北梆子、山东梆子等。其渊源说法不一:一说起源于明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