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书派②

南北书派:指晋、南北朝至唐初,大江南北截然不同的两种书风。南宋赵孟坚《论书》说:“晋宋而下,分而南北……北方多朴,有隶体,无晋逸雅。”清代阮元在《南北书派论》中,将东晋、宋、梁、陈划为“南派”,赵、燕、魏、齐、周、隋划归北派。始称“南北书派”,也称“南北宗”。阮元还论及南北书派产生发展的轨迹,指出南派由钟繇、卫瓘及二王、僧虔等,以至智永、虞世南;北派由钟繇、卫瓘、索靖及崔悦、卢谌、高遵、沈馥、姚元标、赵文渊等,以至欧阳询、褚遂良。两派相比较,南派擅长启牍,字体逸雅,呈现一种疏宕秀劲的美;多用圆笔,长于使转,出现了较为成熟流利的正书。北派精于碑榜,字体多朴实庄和,注重一种方严古拙的美;善于方笔,有独特的艺术风韵。近代考古发现,南北朝书迹,虽体势多样,但并非泾渭分明。前人划分派别,并不十分合理。

为您推荐

行书②

行书:汉字五种主要字体之一。是伴随楷书的流行而产生的、介于楷、草之间的一种字体。简言之,是楷书的直接快写体。相传为东汉末年刘德昇创造。行书的特点在于它融合了楷、草的某些长处,工整且又活泼可观,飞动却又清晰..

蔡邕②

蔡邕: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蔡邕博学多才,通经史、音律、天文,善辞章、绘画,书法上工篆书、隶书,尤以隶书为最。蔡书结构严整,点画俯仰,体法多变。时有“体法百变”之称,“骨气洞达,爽爽..

草书②

草书:汉字五种主要字体之一。指遵守一定法度规则,结体简省、笔画萦带、书写便捷的字体。中国书法艺术的写意性在草书中得到了最好的发挥。它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书写的固定法度,用笔起抢收曳,化断为连,通篇文字气脉贯通..

钟繇②

飞白②

飞白:一种具有特殊风貌的书体,为东汉灵帝时蔡邕所创。据传汉灵帝时,修饰鸿都门,有工匠用刷白粉的帚子写字,蔡邕看见后,猛然产生灵感,独创了颇有特色的“飞白书”。这种书体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笔画中丝丝夹白,若断若续,像..

王羲之②

王羲之: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和书学理论家。字逸少,东晋时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出身贵族,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后因与王述不和而辞官,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一心研书。王羲之..

王献之②

王献之:东晋书法家。字子敬,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为书法家王羲之第七子。曾任官建威将军、吴兴太守,及至征拜中书令,所以,有人称其为“王大令”。一生迷书,兼精诸体,尤以行草书著称于世。幼年从父学书,相当用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