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书派:指晋、南北朝至唐初,大江南北截然不同的两种书风。南宋赵孟坚《论书》说:“晋宋而下,分而南北……北方多朴,有隶体,无晋逸雅。”清代阮元在《南北书派论》中,将东晋、宋、梁、陈划为“南派”,赵、燕、魏、齐、周、隋划归北派。始称“南北书派”,也称“南北宗”。阮元还论及南北书派产生发展的轨迹,指出南派由钟繇、卫瓘及二王、僧虔等,以至智永、虞世南;北派由钟繇、卫瓘、索靖及崔悦、卢谌、高遵、沈馥、姚元标、赵文渊等,以至欧阳询、褚遂良。两派相比较,南派擅长启牍,字体逸雅,呈现一种疏宕秀劲的美;多用圆笔,长于使转,出现了较为成熟流利的正书。北派精于碑榜,字体多朴实庄和,注重一种方严古拙的美;善于方笔,有独特的艺术风韵。近代考古发现,南北朝书迹,虽体势多样,但并非泾渭分明。前人划分派别,并不十分合理。
- 欢迎来到文学网!